第二十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二十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1/3页)

    不知道为什么,萧凡看着赵盼儿宠溺宋引章的样子有点酸酸的。

    但为了更好的完成赵盼儿的差事,也为了让赵盼儿更开心,萧凡决定再加把劲。

    于是大喊一声:“拿纸笔来!”

    一听萧凡要纸笔,赵盼儿便赶紧拿来纸笔。萧凡接过赵盼儿递过来的狼毫,便开始在纸上挥毫泼墨。

    “玉颜一别汉宫花,”

    “雁背霜寒万里沙。”

    “说与当时边上将,”

    “铙歌只合奏琵琶。”

    这是元代诗人胡奎写的《昭君出塞》。

    萧凡这回用的是赵体行书,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好!好诗!”有茶客叫好到。

    “诗虽然不错,但这字才是一绝啊!字体温润闲雅,轻盈流动,笔法精致秀美。好字!”有识货的人赞叹道。

    “各位谬赞了,不敢当,不敢当!”萧凡谦虚道。

    这时一个看起来五六十岁,须发皆白的老人走过来说道:“老夫两浙路转运判官杨知远,可否能求得小友一幅字?”

    听到对方是两浙路转运判官杨知远,萧凡赶紧道:“在下的拙作能得杨运判青睐,实乃幸事,不知杨运判要什么样的字呢?”

    “写一幅《洛神赋》可好?”杨运判试探道。

    “那正好,在下有一幅《洛神赋》楷书,前些日子存放在赵娘子这,杨运判可看看能否入眼。”

    赵盼儿闻言便将《洛神赋》取出来交给杨运判,杨运判一看便如获至宝,最终以三十贯成交,算是皆大欢喜。

    等众人散去后,萧凡将墨迹已干的那首《昭君出塞》交给宋引章,宋引章自然喜不自胜。

    看到宋引章注意力被转走,萧凡赶紧将赵盼儿拉到一边没人的地方。

    赵盼儿被这一拉,顿时惊呼到:“你干嘛?这么多人呢!”

    “赵娘子,小人表现如何?”萧凡略带撒娇的邀功道。

    赵盼儿用嫌弃的眼神看着萧凡,用着逗小孩的语气说道:“你多大了?还跟小孩似的撒娇。不过今天表现不错,等下给你买糖吃。”

    萧凡无语道:“你还真把我当小孩子啊?没你这样的!”

    赵盼儿瞬间用一丝防备的眼神看着萧凡:“那你想要什么奖励?”

    萧凡乘其不备,拉着她的手道:“盼儿,你看这么久了,我也没正经单独找你出去过。今天巷口大柳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