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都是朕的钱

    第38章、都是朕的钱 (第2/3页)

厚熜在安陆时就看了邸报上不少关于朝臣对诸多问题的讨论与上奏。再有什么疑问,彼时悠闲度日的王府属官们也都敢于多聊些实情。

    朱厚熜现在把问题解开了,见谷大用他们还是惊恐着不回答,他终于皱起了眉:“好好回话!这冒替冗滥之严重着实骇然听闻,裁撤部分是必然的。但兵贵精而不贵多,朕也不会任由他们一裁了事,这京营,朕是必定会牢牢握在手中的!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

    他现在有一个优势,就是藩王继统。

    之所以说这是优势,那就是一句话:朕怕有人造反。

    以此为由,保留对京营的控制权,借这裁撤重整的机会让京营的实力更强,拉拢一下被文臣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武臣,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三人总算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口了,朱厚熜听着听着皱起了眉。

    锦衣卫编制里领工资的达到了近7万,朱厚照重点练的腾骧四卫有4万多,已经在裁撤之列的威武团练营及其他京卫加起来又有十大几万。开国初年京军曾高达40余万,现在就剩下了这么点,而据说其中空额还占很大比例。

    嘎了一刀做个太监的情况分四类:宗亲那边的藩府太监加起来已经超过1万;二十四衙门管理下发俸的太监加起来已近1万5;外派的监军、镇守、矿监税监以及守陵太监加起来又有超过1万;还有大几千私自净身不能入宫却被他们收留起来种菜或在宫外做苦差的。

    然后就是军匠:他们的身份很特殊,既是军籍,又是匠户。这些军匠的管理,实质上又渐渐地都由锦衣卫和内监负责起来。就算工部那边有工程,军匠也只不过是调派过去出工而已。

    这些掌握着各种技艺的军匠,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皇家,包括皇宫中诸多用度的几乎一切都由他们手造。

    这部分有多少呢?在册的军匠是五万三千人,但杂役有将近两倍。

    这些军匠杂役的月粮虽然人均足额也只有五斗不到,但人数多啊。

    那么矛盾来了:每年运入京的粮食都只够养这批人的,那京城其余人口、百官甚至皇室,口粮从何而来?京都两仓还怎么屯得下粮食的?

    哦对了,有折色。至于发下去的是几成折银或者折成什么别的,折多少,那操作的余地可就大了。比如说,已经贬值到离谱的宝钞。

    朱厚熜微眯着眼睛看着他们:“抬起头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