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新的力量

    第65章、新的力量 (第2/3页)

  都察院那边让解昌杰参与会审,因为他毕竟身兼都察院职位,还算得上是天子耳目。

    而解昌杰又特别去拜会了吏部尚书王琼:都察院剩下的那些六品至三品空缺,解昌杰不能为陛下多举荐些人吗?

    陛下想搞平衡的心思已经一览无余,作为原王府左长史,解昌杰觉得自己拜会王琼毫无毛病。

    这是王琼过去多年都未曾体会过的感觉:过去正德皇帝懒得与杨廷和做正面拉扯,他王琼能站得稳很大程度上靠了内臣和钱宁、江彬等人说的好话。

    现在他王府的大门,迈进来的也越来越多。

    王琼坦坦荡荡地来者不拒,只见人,但不收礼。

    对解昌杰也是如此。

    他已经确信了这個少年天子的不一般。

    他是吏部尚书,但他更明白自己是皇帝的吏部尚书。

    皇帝说不想因为不明百官品性、才干就骤然动谁,这固然是为了保住自己这个杨廷和的反对派,但皇帝也必然是真的这么想。

    王府之中,王琼率先安排自己的幕僚师爷开始做这件事。

    “来拜会过的,不管是谁,每个人都要整理出一份详细履历来。”王琼凝重地说道,“过去一下大事上的态度、言论,任职某些职位上的作为、官声,都要整理出来。”

    “……东翁,真要如此详细?”幕僚停顿了一下,“那解长史……”

    “说的自然是其他人,潜邸旧臣如何用,陛下自有主意。你跟着我的时间最长,许多人许多事你也都知道。不知道的,就问本官。”王琼凝眉说道,“潮退了还会来,今年是必定会有许多人去职的。当此之时,每一个职位,本官心目当中都要有数。另外,今天就要再拟一封奏疏。”

    “东翁请讲。”

    王琼凝着眉头,语气严肃:“在野确有贤才遗老。本官忝为大天官,本应为国举贤。陛下有壮志,又以天下大礼为己任。既不能行苛政加赋,又要壮我大明财计,前户部尚书孙交可堪重任!”

    “孙九峰?”幕僚愣了一下,随后赞叹道,“东翁,妙哇!孙交本是安陆州人,正德八年因权幸矫旨致仕回乡。其时征讨刘六刘七,孙交筹划得宜。前方保了官兵粮饷,后方赈荒救济井然有序。既有同乡之谊,又有才干声望,还是东翁户部前任……”

    王琼却一脸凛然:“这是大事,没那么多算计。仅以才干履历,孙志同其人便因起复!”

    那天朝会时,天子把礼和钱挂在一起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其后的国策会议第一个议题也是钱。每年军饷二百万的重担,还有今后那些一定三年的大事,哪一样都得用钱。

    第一件事是查账的皇帝,后来那么多事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