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第105章、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第2/3页)

”夏言认真地确定。

    郭勋回想了一下:“是致良知之法。”

    杨廷和、王守仁的话那么长!那么难懂!谁能记住啊?

    但陛下总共只说了几句话。

    陛下的话,那能不记吗?

    夏言非常用心地行了一个礼:“多谢郭侯告知!”

    仿佛知道这个结论、这个区别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而郭勋对过程丝毫没讲也不是夏言想关注的重点。

    郭勋知道夏言很聪明,因此现在就显得自己确实不聪明。

    “陛下起驾回宫后,大天官几乎落泪,似乎既可惜又不甘。”郭勋补充了一句。

    这也是他看不出胜败的原因:皇帝说王守仁的方法有可取之处,但王琼为什么那个表情。

    夏言愣了一下,然后又抱歉地对郭勋行了个礼:“是下官唐突了。王抚台昔年得大天官举荐,能得以值讲经筵,大天官自是希望王抚台尽展所学,让朝堂能多一学问大家、经世干臣。今日王抚台只求不败,大天官既喜其未败,又为之惋惜。大天官素知王抚台学问精深,想来今日王抚台是藏拙了。”

    郭勋顿时张了张嘴。

    他就补充了一句话,夏言就想明白了郭勋是不懂,然后先为冒昧问了郭勋这个问题致歉,顺带解释了王琼为什么那个反应。

    从哪看出来的?

    夏言升任兵科都给事并督促裁撤冒滥、重设三大营一事后,那简直就是个工作狂,经常就只泡在京外原东西官厅。

    今天常朝之后就出了城,他应该没道理知道今天经筵的细节,否则也犯不着来问自己。

    所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吗?

    等了大约一刻多钟,当杨廷和的弟弟、担任兵部右侍郎的杨廷仪到这边不久后,杨一清终于抵达。

    一路奔波,杨一清穿着宽松的道袍,微笑着和徐光祚、郭勋及杨廷仪、夏言等人见礼。

    “制台,一路辛苦了。”

    总制三边,当面称呼官职有叫督宪的,有叫制台的。

    杨一清客套完也是先问杨廷仪:“听闻今日正是经筵之日,介夫与王阳明一同讲经?”

    杨廷仪是在当场的人,闻言说道:“制台欲知其详,下官来时得兄长托付,请制台抵京后先过府一叙旧谊。”

    郭勋顿时紧张起来。

    虽然杨一清还没有被正式诏任新职、实质上仍处于致仕状态,但这可是阁臣级别的两人私宅相见。

    不是说不能有,但毕竟很惹眼。

    而这个时候,大家的目的肯定一样啊,都是为了重设三大营一事。

    郭勋倒是不去想他们一公一侯跑来亲自迎接是不是合适,现在顿时仗着侯爵的超品身份笑着说道:“不巧,本侯与定国公也正想邀杨制台到望月楼坐坐。制台面圣之后恐怕很快就要赴任,陛下心忧重设三大营之事,本侯身担重任,还想多向制台请教。”

    “定国公、武定侯出城来迎,吾正不胜惶恐。既以国事相请,三南敢不从命?”杨一清几乎是没多想,就向杨廷仪抱歉地笑了笑,“只好请杨侍郎转告介夫,明日三南再登门拜访。”

    国公和侯爵的地位就是超然而显赫的,但杨廷仪明白这当然只是借口。

    心不在焉地在这坐了一会,一行人结伴进城后,杨廷仪就先回了兵部。

    “去阁老府上,就说杨制台分身乏术,定国公、武定侯亲自出城,先行请了杨制台到望月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