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狂风起于南

    第114章、狂风起于南 (第2/3页)

下,现在这意思,是他要出去了。

    于是已经致仕的梁储出现在了朝参官的面前,他身着常服,头上没有顶戴冠梁,只是微笑着站在那里,像是等着谁。

    哪怕是出于礼貌,自然都会有人来问候客套两句。

    “奉旨来向陛下归还闲章并辞行。”

    他平和地回答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这个消息传回去之后,已经走远的人也不免愕然回头看看他:那枚章子他竟然还没有还回去?这都已经一个月了,而陛下居然也没有遣人去催还?

    内阁大臣们并没有出来,但他们其实知道这件事:梁储是递了谢表进来的。

    “阁老……高忠往承天门外去了。”

    中书舍人进来汇报完毕,文渊阁中的四人就都沉默着。

    谁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卸任的内阁大臣,他在这个时候借归还那枚闲章的名义请求向皇帝当面辞行,又有什么谋算?

    费宏平静地看了杨廷和一眼,若有谋算,只怕也应该是与杨廷和有关。

    就不知为了哪桩事了。

    不可小觑。

    这是人之将去,谁知道他面见皇帝会说什么,影响到马上就要举行的阁臣或御书房首席人选?

    乾清宫名义上地位很高的掌事太监高忠其实是个边缘人物。

    如果不是现在黄锦有了司礼监御书房秉笔的头衔,那么很多与外臣有关的事不会有高忠的份。

    现在,高忠站到了梁储面前:“梁公,陛下召见。”

    “草民谢陛下隆恩。”

    梁储熟练地回了礼,然后随着高忠往里走。

    他是因罪致仕的,没有被追赠什么虚衔,那么现在就已经是平民身份。

    要不然,可能会有一个三公的头衔回乡?

    进入阔别多日的紫禁城,梁储不禁把目光投向文渊阁的方向。

    那个熟悉的地方,现在的四个大学士恐怕都在心里左思右想吧?

    就让他们继续费心费力吧。

    梁储嘴角带着一抹浅浅的笑意,过了奉天门之后往里走着。

    禁卫的精气神,似乎比往年间要强了那么一丝。

    梁储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又或者已经多日没见到禁宫中的庄肃气氛。

    “在中圆殿?”到了乾清宫门口,梁储有点意外地问高忠。

    “陛下散朝后,如今午前都是在中圆殿。”高忠乖巧地引路,“梁公请。”

    到了中圆殿门口,梁储先在门口外面缓缓地跪下了:“罪民梁储,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进来吧。”

    有些许生疏的声音传来,梁储谢恩之后慢慢起身,抬脚迈入了中圆殿。

    抬眼看去,只见不远处的皇帝已经换上朝服,看着他就朝旁边指了指:“坐。”

    他指的是那十八把交椅之一,梁储立刻又下跪:“罪民不敢。”

    “没举行国策会议时,这就是御书房里的一把寻常椅子。就算正在举办国策会议,若有空位,起居注官也坐过。”朱厚熜笑了笑,“你至少是拥立、迎立朕的老臣,坐一坐,无妨。”

    梁储直到此刻,心里其实才把真正在意的事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再次谢恩之后才走了过去。

    看到严嵩、刘龙坐在对面,他先欠了欠身,这才坐了半个屁股到一张椅子。

    刚沾了椅子,他又站了起来:“罪民特奉旨前来归还陛下赏赐,陛下所赏宝印在此。”

    朱厚熜看着他弯腰捧在手上的那枚闲章,但下面又分明有一份折子。

    “还有一封给朕的辞疏?”

    “蒙陛下隆恩,让罪民免于有司议罪、得以骸骨归乡,罪民感激涕零。”

    朱厚熜朝黄锦点了点头,黄锦把东西拿了过来之后,朱厚熜打开了那个折子。

    不再是朝臣上的奏疏了,这折子外面没有贴什么条目。

    中圆殿中安静下来,朱厚熜静静地看着他写的东西。

    严嵩在猜测,刘龙在紧张,而梁储静静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