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寇可往,我亦可往!

    第124章、寇可往,我亦可往! (第2/3页)

    一船一船地运!

    太庙之功!梁储这个首倡追谥于谦的人,在致仕之后把这个信号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张孚敬。

    这不得搏命?

    “不需过于忧虑朝中。”梁储虽然还不知道京中的变化,但自有他的判断,“两广情势非同小可,事急从权。你是陛下钦点,陛下连王德华都能护住,还护不住你?大胆试!为师之助,在于多年薄望,在于主动清理梁家投献之商民。”

    张孚敬再次心头剧震:“恩师,何以至此?”

    “不!”梁储坚决地说道,“为师已致仕,再留着也是麻烦。有你在两广,我梁家虽无虞,却不能以此自恃。你若功成,才是我梁家传世之基!”

    张孚敬热泪盈眶,再次下拜:“师恩之重,孚敬铭刻五内,永不或忘!”

    虽然原来这才是梁储得以从朝中安然离去的根本原因,但张孚敬的感激还是真诚的。

    有梁储主动配合,后面的阻力该小上多少?

    陛下的章法,绝了!

    ……

    张孚敬不知道还有陈金正在南下来辅助他过渡,也不知道会迎来到此受风吹雨打的杨慎,更不知道陛下又给他派了一柄用完就可以废掉的刀。

    从六月初二王守仁上经筵,到六月底梁储辞陛离京,而后是七月初众儒辩经后屯门海战奏报抵京、张孚敬南下,至此已是八月中旬。

    京城外,一路“游山玩水”般的蒋太后终于到了——虽然她着急儿子安危,但随后不断有消息传到,朱厚熜告诉她不用急,慢慢走,毕竟清宁宫整修也需要时间。

    于是在这城外,巧遇了刚刚解送至京的弗朗机使团钦犯。

    蒋太后好奇地想看看红毛鬼,于是前来迎接的袁宗皋只能让人把皮莱资等人带了过来。

    惨兮兮的,瘦得不成型。

    蒋太后嫌弃地问:“怎么不是红毛?”

    “……启禀太后,有红毛的,瞳色也不尽相同。”袁宗皋简单介绍了一下。

    蒋太后失去了好奇心,等皮莱资等人被带走后才诚恳地对袁宗皋说道:“辛苦你了,一路护送陛下抵京登基,后来又那么多事。”

    袁宗皋恭敬地说道:“这都是臣之本分。请太后在此稍歇,陛下处置完一桩事情就会过来亲迎。”

    “我也思之心切。”

    外臣们退了出来,袁宗皋先笑着对崔元说道:“驸马这半年一直在奔波辛劳,陛下都记在心里。”

    崔元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悉心用事。”

    袁宗皋又对孙交笑道:“阁老,久违了。”

    孙交很头大:“大宗伯说笑了。陛下恩重,实在惶恐。”

    这真是沾了老乡的光,谁能想到人还在半路上,就被告之已经廷推入阁呢?

    崔元叹了一口气,很惋惜地说道:“一路手谈甚欢,本以为以后能与孙国丈多来往,没想到摇身一变成了孙阁老,此后只怕不便了。”

    袁宗皋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知道此事了啊?不过那倒不用忧虑,以后尽可来往。”

    换成孙交和崔元诧异了。

    难道阁臣的女儿也能入宫?闹翻天吧!

    袁宗皋却讳莫如深,微笑着避而不谈。

    聊到正德皇帝的发引丧仪,聊到了皇帝下月的万寿节,也聊了如今京中的情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