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甘州兵变

    第139章、甘州兵变 (第2/3页)

自己和李隆及他的亲兵之后,许铭才淡然说道:“今岁丰收,此时米贱,有何问题?”

    李隆沉着脸盯着他:“月粮一石,折银该有七钱,抚台大人却只发三钱三,本将倒想请问抚台,你觉得没问题?”

    许铭并不畏惧地看着他:“据本抚所知,甘州旧粮不少,陕西新粮已至。米价已减半,折银自当减半。三钱三,也足买一石米。”

    李隆怒目圆睁,盯了他一会之后才说道:“甘肃张掖五卫、肃州卫、西宁卫、金州卫,如此多将卒蜂拥而至,粮价便涨。买不足粮,如何能果腹?不能果腹,将士们如何守好西北。抚台大人,出了变故,你能担着?”

    许铭瞥了他一眼,悠然坐到案桌后:“本抚已按册拨发买足一月粮米之银,如今李总兵手上银钱足够,甘州粮食足够。若还出了变故,李总兵能担着?”

    李隆脸色阴沉不定地看着他。

    许铭又悠悠拱手朝另一边:“便是到制台大人面前,李总兵也讲不赢这个理。改元在即,钱宁、江彬已授首,本抚奉劝李总兵还是以边事为重。多少饷银能买足粮米,本抚知道,李总兵也知道。”

    他的语气就是这么不咸不淡,李隆虽是甘州边镇的最高军事将领,但许铭职权包含修筑城池、管理钱粮、训练兵士、铸造器具甲胄、羁縻藩部、统辖贸易、监察所在地百官。

    “抚台既执意如此,本将只好先去书制台,再向董公公说明其事。”他微眯了双眼看着许铭,“抚台擅自折半给发饷银,若将卒哗变,想将罪责尽数推给本将却是不可能!抚台好自为之!我们走!”

    他转身挥手,几个亲兵也都仇视着看了一眼许铭,随后才离开。

    许铭等他们离开后倒是露出恨色来:“不思报国,只知中饱私囊!”

    号称四万余众的甘州边军到底有多少人?

    粮饷是按足额去发放的。

    今年丰收粮价暴跌,他早已不知囤入多少。

    若还是按过去的粮价给银,蜂拥购粮之下再涨一些价,军户也愿意趁此机会多囤一些粮食,李隆自然会大赚一笔。

    眼下按市价折半给银,那李隆就没办法涨价出售获利了。

    虽然军户也无法趁此机会多囤些粮食,但无论如何也要把李隆吃空饷还囤粮克扣军士的路子给断了!

    许铭就这么不当一回事地继续把人召回来处理公务。

    而李隆离开了巡抚衙门后,就直奔总镇甘肃太监董文忠那边。

    “董公公,先前陛下万寿,公公等要采办贡礼,我甘肃诸卫便奉上六千余两。如今月银折半给发,董公公不向抚台说一说将士之难?”

    在董文忠面前,李隆说得直白无比。

    董文忠心惊胆颤,带着些讨好之意劝道:“李总兵,今岁情势不同。你那些米粮,便如此卖了吧!只要稳住甘州,将来再说,将来再说……”

    李隆盯着他:“公公在甘肃这么长时间,也压不住方来不久的许翔凤?他清查诸卫,已经裁了我多少饷额了?现在还折半发银,我甘州上下,如何能为国戍边?”

    “他折半给银、克扣军饷,我自会上奏。放心,放心,他呆不了多久……”

    “两个月前,公公也是这么说的。”李隆目露凶光,“年关将近,如今每日都要提防虏寇。将士不能饱腹,必会有变。公公当真不管吗?”

    若是以往,董文忠当然会管了。

    但宫内消息传来,董文忠现在害怕至极,伸手就拉住他:“李总兵,此时千万不能乱!杨制台素知边事,许翔凤折半给银实属苛待边军。既有此事,杨制台也知晓甘州此时要稳,必会处置此事。你莫急呀!”

    李隆看到他这姿态,心中思索片刻就说道:“七日,我只等七日!若抚台还不改口,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公公,必有变故!”

    说罢,他就这么对着总镇甘肃太监扬长而去。

    董文忠恨得牙痒痒,但却又惊惧交加。

    这杀才按例本身就会克扣一些饷银,发到兵卒手上后,哪还有三钱三?

    冬日苦寒,哪家不会留点过年关的银子?

    许铭那个清高迂腐的书呆子,只知道秉公办事秉公办事,三钱三就是不可能让兵卒买到足额粮食,这都不懂吗?

    李隆……董文忠现在后悔死了。

    但已经上了他的贼船,怎么办?

    陛下说万寿节从简,可他董文忠从甘州收的银子,还是都递上去打点了啊,要不然还能躲过傅伦自尽的那一次风波?

    也不可能从饷银之外另掏出这一万多两银子发到每个兵卒手中啊!

    董文忠还在急得没办法,李隆却已经回到了总兵府,把几个心腹都叫了过来。

    “两广大杀特杀,东南又有人造反。”李隆感觉自己算无遗策,“边镇必不能再变!许铭那狗才,必须借这个机会彻底把他赶走!”

    想着自己囤的粮食这次只怕要烂一半,李隆就咬牙切齿。

    “将军,怎么做?”

    “告诉底下的兵,这饷银必须涨!三钱三,谁能吃饱?”这回他不打算说再低的价了,“发饷之前,都备足三日之粮。要是许铭那狗才不涨到七钱,那就闹!谁要是带头回去,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