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改姓林吧,茂盛!

    第148章、改姓林吧,茂盛! (第2/3页)

自谁家不是重点,陛下如今是否已有……”杨廷和还是追问了一下。

    看杨廷和都没继续追问了,朱厚熜也不知他看没看出来这件事与将来新法的联系。

    应该也不难推演吧?只不过如果看懂了的话,现在应该开始告诫他们自己:又发现了一根红线,将来要明情势而决定。

    于是朱厚熜这才笑道:“卿等不知,父皇在时便曾欲与孙阁老结为姻亲。母后进京途中,亦甚喜孙家千金。孙阁老家学渊源,德高望重。如今更是先经廷推位列台阁,非幸进之臣。杨阁老可愿做这纳后正使,京山候可愿做这副使?”

    皇帝选后,那也是要有媒人的。

    但现在这一句话,在场众人无不心中剧震。

    选秀尚未开始,皇后就这么定下来了吗?那明年还选不选秀?

    现在只是从广东、东南有一些预选淑人。

    杨廷和听皇帝希望他做这正牌媒人,顿时神情复杂地看着皇帝:你真是在玩平衡啊,大婚这件事也满是政治色彩。

    过去的几任皇帝,他们的大婚就只是大婚而已。

    杨廷和看向了孙交,意味深长地问道:“九峰公意下如何?”

    孙交表情很精彩。

    当年呢,一半是觉得他堂堂户部尚书既已辞任,何必还攀皇亲留个不好名声?另一半也是不愿将来子侄辈的前途受到影响。

    现在他已经是阁臣,而外戚任官也有了新规。

    眼下一点头,那可谓是朝堂重臣中非常特殊的一位了。就连原先的帝师袁宗皋,也比不过他这个国丈的分量。

    内阁大臣兼国丈……

    子侄若是科举有成,将来也能任官……

    他看着皇帝:莫非同意启用我,就在筹备今天这事?

    王琼更是期待地看着孙交:答应啊!我重新举荐的伱!

    当初用自己前途力保王琼等人的袁宗皋离世了,谁也不清楚后面的朝堂上杨廷和他们还不会不会对王琼等人再次发起攻击。

    多一层保障是一层!

    “……陛下,臣惶恐莫名。”孙交语气扭捏,“臣已列身台阁,若又获赐侯爵,恐圣恩过重……”

    “崔元不是还在这吗?”朱厚熜笑着回答,“朕的姑丈,京山候,掌左军都督府,参预国策会议。论圣恩,崔侯为最啊。”

    崔元很尴尬:我确实太耀眼了,所以老孙你答应吧,以后就不是我一个人被很多言官和同僚盯着了。

    孙交当年不愿意做王妃家,但现在皇帝的意思,那是皇后家,孙交儿子孙子也都是世袭伯爵了。

    “……臣……谢陛下隆恩。”

    孙交发现纠结名声也是有限度的,现在陛下给得太多了。

    自己能当重臣,子孙还都有爵位。

    崔元咧嘴一笑:果然还是成了国丈,但两人又都是重臣。

    皇帝实现这个目的的方式,竟然是要将它作为将来宗室改革的引子。

    有了这个令众臣都期待的远景,又有国策会议、御书房设立后的各种限制,外戚之患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出现。

    再说了……也许将来还会变呢?

    除非皇帝命短。

    但他精力旺盛得吓人,还跑步强身。

    朱厚熜面对未来国丈,却又继续说道:“后位最为重要,故而母后与朕之意,都是先定下来。而皇子国本重事,天子十二女,二妃九嫔也还是照选吧。只是明年选秀,也不必令天下暂停嫁娶,免得误了其余女子的姻缘。妃嫔之家可为官,想来倒也不会如此前一般多有畏之如虎之势。”

    每次选秀,因为皇宫中的幽居生活和高死亡率,许多人家是很害怕的。与选秀同期的,还包括选宫女和后备女官,所以有些寡妇都吓得赶紧再婚。

    他看了看孙交,对于未来女婿同时继续找其他女人这种事,孙交显然毫无波澜,反而点了点头:“此乃善政。”

    朱厚熜又道:“内臣、宫女忠心服侍皇家,然无有子嗣、晚景大多孤凄。朕另有筹谋,将来有大量所需取用之人。可令各地养济院此后专门赡养孤寡,而各地失孤之幼儿,则多可送至京城。朕皇庄中于司礼监下另设慈幼院,将来以之为诸多无权无钱之内臣、宫女义子,使之能得赡养、享血食。”

    在这现场准备做服务的一些小太监、小宫女们无不微微一颤。

    偌大的禁宫里,只有得权得势的大太监和女官们,也许能够从原本的宗族里,又或者外面认得义子,将来有个指望。

    绝大多数的太监宫女,到了后来唯一的乐趣只怕就是结个菜户,有点精神寄托和什么其他难以言说的慰藉。

    但现在听皇帝的意思,却似乎要在皇庄设一个很大的孤儿院,让宫中大量的底层太监宫女有个指望?

    杨廷和也颇为震撼:“陛下,由皇庄出产之粮米供养之?”

    宫中太监何其多?这可是要供养以千计的幼儿啊。

    皇帝说了是幼儿,自然不能又让这些幼儿去干活。而且说是要将来取用,涉及到皇帝将来的一些谋划,那能是普通用途?得教读书吧?

    “吃饱穿暖,营造些屋舍,用不了多少钱粮。”朱厚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