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三百秀女入宫去(求月票)

    第165章、三百秀女入宫去(求月票) (第2/3页)

厚熜果然开口了:“好好说说,后面应该如何处置?”

    “陛下。”费宏代为解释,“解巡按仍于广东清丈田地,张孚敬奏报,他极为用事,堪称先锋表率。既如此,他既是为了陛下富国之心,也是为了杨阁老变法之意。杨知府受训斥之后,解巡按却仍旧主持全省清丈田地事,他之行止,便是朝廷风向。弹劾既至,因其身份,争议自会传下去。只要臣等继续弹劾其事,陛下保之,杨阁老为之陈情,则广东士绅必多行贿赂、栽赃之事,以便臣等握有解巡按不法之新实据。”

    朱厚熜觉得杨慎整了这么一出之后,国策会议上仿佛成了阴谋小课堂。

    瞧瞧他们现在设的各种局。

    “杨阁老可去信解巡按,令其自恃朝堂新法风向愈来愈盛之势日渐骄纵,假意收受贿赂,实则尽查广东士绅之不法事。于清丈田土之事完成后,令解巡按以之为据惩办广东不法士绅。其后广东士绅必惊惧而筹谋诸事,抚宁侯及时东出弹压,广东形势败坏至此,臣等自无话可说……”

    远在广东的解昌杰在夏日里打了个冷颤。

    大概因为出了汗又吹了冷风。

    广州府内,杨慎黑着脸又召来了一批士绅。

    “乡试在即,农忙之时,整修贡院岂能再派役乡里。”

    他已经收到过父亲的信了,知道自己提前引爆了多大的问题,却又奇妙地营造了新的形势。

    因此,他现在很大胆地说道:“本府这也是为广州士林、耕读之家奠定百年兴旺之基。吴中三大才子虽已去了惠州,但已应允本府于下月回广州,与各县生员共聚文会。此乃盛事,诸位以为如何?”

    士绅富户们恨他恨得牙痒痒,却只能赔笑说道:“自当共襄盛举……”

    杨慎越来越精,笑呵呵地说道:“这整修之事也委派皇明记来办理。今夜设宴,我已邀了魏公公。广东新法眼下只准了市舶司之新规,诸位也需要在生意上多与皇明记亲近。市舶司之岁入,广东可留其七。若是有此岁入便能支应广东大半徭役,那么朝廷商议新法细则自然也会考虑诸位乡贤对地方教化之功。”

    “府尊说的是,多谢府尊挂怀……”

    今天既要捐一笔银子整修贡院、筹办文会,又要把自家许多生意与皇明记对接、以后不能逃税。

    但如果不这么做,恐怕后面就会真往田赋及徭役摊派上动刀,那才是大头。

    从杨慎那里离开的众人无不望着海的方向:今年会不会有大风?来点灾啊!

    有了灾,那些乡民才更好鼓动。

    梁储府上听涛雅舍内,魏彬望着四周啧啧有声:“张抚台就是在这里抽刀杀人?”

    “干净利落。”梁储点头,“魏公公,你便是有那么多银子,仓促之间,我去哪里给你变出那么多海船来?”

    魏彬谦逊地笑道:“陛下说,梁公不缺船。”

    梁储愁眉苦脸:“我世居此地,如何能将同乡得罪干净?”

    “杨知府秉公办案,梁公与张家也只是因为生意之争状告某些人罢了。既有罪证,又有过争执,哪里谈得上得罪?”

    梁储心头一动:“张家船队载占城贡使团归途遇劫,此案有线索了?”

    ……

    南方的大风没到,朝廷的大风已经刮起来。

    弹劾之风是不断刮向各地的,有各种各样的人提供黑料,杨廷和那些在各地任官的门生故旧也都纷纷遭到弹劾。

    这股风暴,暂时只波及有官职的人。

    哪边倒下几个,代表着变法派与守旧派实力的变化。

    至于他们是不是真想变法很快就不重要了。

    官位要紧啊!

    天气越来越热,朱厚熜看着休沐日再次入宫的孙茗,因为穿得单薄了,所以她的脸更容易红了。

    “……因为天热。”

    和皇帝已经熟悉了很多,所以朱厚熜调侃她脸红是不是因为不舒服之后,她就这么回答。

    看着陛下的笑脸,孙茗数度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

    孙茗只能低头摇了摇,很坚决的样子。

    丝衣之下,竟还随之晃了晃。

    虽然半生不熟,但好像底子已经不错了,毕竟官宦之家衣食无忧啊。

    朱厚熜心里闪过这些念头,开口却道:“若是因为朝中之事,无需担忧。不过,你已经明白不要与我谈论这些,这很好。”

    孙茗这才知道被他看透了,心里多少松了一些。

    京城里每日都有官员被弹劾,她在家里也听到备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