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西北柱石

    第206章、西北柱石 (第2/3页)

。你是陛下延请的供奉,我可不能受你这般大礼。”

    聂安时至今日仍旧不太适应这万法馆供奉的身份。

    在皇庄里继续像以前一样侍奉庄稼时倒还好,照应他们饮食起居的也都是没什么大权力的内臣。

    可离京这一路上,文曲星老爷一点都不怠慢,每到一处,那些官老爷甭管穿着什么颜色的官服,也都不敢怠慢。

    聂安能辨别出来,有些官老爷的眼神里总有些话想问他,然后每每因为杨钦差在旁边就没有问出口。

    现在见到的这杨制台,连聂安以前都听说过他,毕竟那也是做过相爷的人啊。

    被杨一清扶起来,聂安有些拘束:“俺……俺就是个伺候庄稼的……”

    “民以食为天!”杨一清严肃地说,“聂供奉带着亩产能两千余斤的天物来,你们能助陛下把这新粮的习性摸清楚,功德无量!”

    “……嗐,俺们一开始也是两眼摸黑,全靠陛下指点。”

    杨一清呆了呆。

    “……哦,制台请看,这就是那洋薯。”聂安说着就从跟过来的自家侄子手中把那个盒子拿了过来,打开之后递给杨一清看。

    杨一清暂时不再想“陛下指点”是什么意思,而是接过了那个盒子。

    盒子里面垫了些干草,放了一大两小三个有着红皮的东西。

    聂安说起熟悉的东西,声音利落了,兴奋地介绍着:“浑身都是宝!生吃也行,煮熟了也能吃,还能熬出粉来晒干了。长出来的叶子一样能吃,叶子长得极多!要不是陛下说直接剪杆子插地里也能长出新苗、同样结果,俺们哪里能知道它栽种这般容易?”

    杨一清终于继续想起那个问题了,狐疑地问了一句:“陛下教的?”

    “陛下说这是什么……物理啊!”聂安回想了一下这个词,敬仰不已地说道,“章公公时常奉陛下之命到皇庄,真不知道陛下平日里那么忙,怎么还能琢磨出这么多道理!陛下说,有些树不也是剪枝插地上便能活吗?俺们试了试,嘿!果然能行!”

    “……原来如此。”杨一清点了点头,凝重地看着手里的洋薯,“真能一亩地产那么多?”

    “两千余斤是没夸口的!”聂安很肯定地回答,“皇庄里,俺们都是心细的人,最高的一亩地收了近四千斤!这宝贝耐旱,不用给太多水,还得别积了水!”

    杨一清心跳有些快,也感觉像是捧着宝贝了:“生吃也行?”

    “能行,甜得很!制台你尝一个试试?”

    杨一清连忙摇头:“现在种子少。生吃不会害肚子吗?”

    “那要看人啊,俺们都没害过。”聂安又说道,“这宝贝容易饱肚子,不过不耐饿。这样放着,天气暖和了也容易长芽,得放置在阴凉地方。”

    “……这就是种子?”杨一清听懂了,意外地看着他。

    “是啊,既是果子,也是种子,结在地里的。”聂安想起临行前得到的吩咐,又对杨一清说道,“这物事想要存久一点,得蒸熟晒干。制好之后,是好干粮,给把水煮一煮,兑点米就是一碗香粥。制台,就看行军打仗用不用得上了。”

    杨一清心跳加速:“还能做成干粮?”

    “吃法很多的。”聂安连连点头,“都是陛下教的。”

    杨一清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上,但没有再继续问聂安这个了,而是只问栽种之法。

    随后对万法馆中的农学馆多了点好奇,才知道皇庄中另有几样东西也还在试种。

    说难听点,大体称得上是皇帝在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