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兵灾血祸不详?

    第216章、兵灾血祸不详? (第2/3页)

是暗流汹涌的。

    地方在清整水利,李翔案已经确定大办,新法在今明两年就将决定嘉靖五年后推不推到全国。

    有些藩王、勋戚,愿意亲自入京吗?

    而有些地方的藩王、勋戚入京后,地方上其他力量,又会做出什么事?

    ……

    皇嫡子降生后,京城里自然而然有了临时的祭祀活动。

    喜讯传出,各家勋戚及京官们都在准备贺表。

    而正要去请示张伟,府中该准备什么贺礼的惠安伯府却迎来了锦衣卫。

    飞鱼服鱼贯而入,腰间都别着刀。

    没有多余的话,王佐只说了一句:“家小都带走,奴仆关起来。”

    张伟的儿子张镧惊惧地喊道:“我家何罪?”

    王佐哪管那么多:“抗旨谋逆。搜!”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另外几个勋臣之家。

    案子由三法司主审,但对勋臣动手,看看家里有没有一些其他书信等证物的事,只能由锦衣卫来。

    宣城伯府中,五十一岁的卫錞神情严峻:“你没听错?”

    “怎么会有错?”他的儿子卫守正惊慌地说道,“惠安伯、彰武伯……共有七家勋戚的府宅都被锦衣卫围住了,说是抗旨谋逆!街上都在传,昨夜东南郊有大火,三千营出了一千骑是过去平叛的!惠安伯等人一大早被骆指挥等人押进了宫中,刑部已经在城中抓人了!”

    “还抓谁?”卫錞连忙问道。

    卫守正还没来得及回答,卫錞的管家又赶进来禀报:“伯爷,有圣旨到。”

    卫錞不敢轻慢,连忙去接旨。

    听了关于今年万寿圣节的安排,卫錞心头大凛:陛下登基快四年了,终于要请衍圣公入京面圣?

    但此时更重要的还是五军营之变,他继续追问卫守正。

    “出身于浦江郑氏的官员、监生等人。”

    “……快!快去告诉哲文,万勿轻举妄动!”

    昨夜皇嫡子降生,五军营兵变,今天大索京城。

    兵部职方司主事还正是去年嘉靖二年的进士郑晓。

    “去年得授职方司主事后,京营饷银就是由你去各营督发。”刑部大堂内,李充嗣看着他,“陛下有明令,京营行募兵之制,饷银需兵部于营内督发至兵卒。如今各营兵卒或多或少有欠饷之事,你怎么说?”

    郑晓还有官身,这件事本不至于现在就立刻治他的大罪,但他现在却已经被除了官服,跪在地上。

    “下官区区六品,又是新官,如何能驳了诸位勋臣之面?下官确有失职之罪,若有责罚,下官愿受。”郑晓悲愤地说道,“下官确实知道五军营有欠饷之事,然大司寇需明鉴,天下各卫各营,只怕都有欠饷!下官忝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又能如何?”

    李充嗣看着他的告身履历,淡淡问道:“伱出身浙江嘉兴府海盐县,和金华府浦江郑氏,份数同宗吧?”

    郑晓愣了一下,然后凝重地回答:“浙江郑氏之多,要论渊源,皆是汉唐以来南迁之后。下官出身之海盐郑氏,分枝与衢州郑氏,浦江郑氏则分枝于遂安郑氏。”

    “去岁观政兵部,王司马于你之考较中,言你喜披阅旧文牍,尽知天下扼塞和兵马虚实强弱。”李充嗣凝视着他,“郑晓,陛下委以重任,你不用心办事督发好京营军饷,仍旧以职差之便查勘舆图及天下镇戍事,居心何在?”

    郑晓似乎更加悲愤了:“职方司主事岂能不明天下军务?大司寇问下官居心,要下官如何作答?”

    “李翔实乃张伟女婿,其妻实为张伟外室所生,张伟外室出自浦江郑氏。”李充嗣冷冷看着他,“张伟师爷沈文周被擒后供述,他也拜访过你多次。若只是为了发饷行个方便,那确实只能说是惯例如此,你也无可奈何。然如今张伟竟因为贪墨了军饷便抗旨谋逆?郑晓,你若要吃了苦头才肯说,那本官就只能严刑伺候了。”

    “下官冤枉!”

    郑晓顿时大呼。

    他是不是冤枉,这桩案子已经开始办了。

    而在刑部的大牢里,沈文周正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