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铲杨廷和祖坟!

    第217章、铲杨廷和祖坟! (第2/3页)

的话,原先任着的官职怎么办?天下勋戚都入京,什么人才能接任这些官职?

    要不要有什么站队的投名状?

    顾仕隆的手有点发抖,颤声问孙交:“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刚刚对女儿顺利生子放心了不少的孙交满脸苦笑:“你说呢?难道还真等着新法将要推行全国时,各地还在吵吵闹闹?嘉靖五年前,是打扫诸省的时候。现在,先从抗拒的宗亲勋戚开始打扫。”

    他的话说得直白,顾仕隆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我镇远侯一家虽素来自认家风严谨,仍不免出了不孝子。天下勋戚,有几家是干净的?天下武将,又有多少人不贪粮饷?”

    在顾仕隆看来,这只会让大部分人都恐惧,然后联合起来。

    孙交毕竟是参策,他收到的信与顾仕隆接到的旨意不一样。

    “谋逆就是谋逆。以为贪墨是原因的,要么愚蠢,要么有心煽动。”孙交把张伟与李翔的关系,衍圣公、沈文周、郑氏这些人的存在简要的转述了一下才道,“等案子继续办下去,天下就知道他们获罪是因为谋反。不仅仅是阴阻新法视同谋反,而是已经把手伸到了京营里,让张伟敢于抗旨举兵谋反了!贪墨只是小事,阻不阻新法才是大事!”

    “……消息往来,时以月计!陛下既有意如此,何不明旨晓谕天下?”顾仕隆只感觉太难以把控局面,“如今情势,谁忠谁奸,如何分辨?若有人恐惧之余铤而走险,就会有盲从之辈,天下之大如何能尽数尽快弹压下去?”

    “所以我留在湖广!”孙交断然道,“陛下既已发出了这样的旨意,京营必定已经在选锋甚至开拔分赴诸省,缇骑必已散至各地。在大明,若要以力相抗,要么成为流贼终被剿灭,要么勾结藩王或重臣以清君侧为名发檄文举事。有乱就有功,就看天下接旨藩王及勋戚如何选了。现在,陛下只需要名册,你懂吗?”

    顾仕隆后背发凉。

    只需要名单,这太狠了。

    如果是被诬告的名单呢?

    ……

    消息传到四川时,在这接旨的勋臣有两个。

    四川总兵官、阳武侯薛伦,刚刚袭爵不久,在四川历练的成安伯郭瓒。

    自然,还有第十代蜀王朱让栩。

    薛伦成化十二年就袭爵了,至今已经四十八年。而郭瓒去年才袭爵,年轻得像薛伦的孙子。

    “侯爷,如果我们都进京了,四川都司怎么办?”

    薛伦沉默了一阵,随后只是说道:“才四月,还有半年呢,陛下会有安排的。”

    正德十六年陛下宫中赐宴宣圣谕时,赴宴的还是郭瓒的父亲。

    后来,郭瓒被他父亲请奏到军中,表态要继续走军功路线。

    袭爵之后,郭瓒到了四川都司,担任了都指挥佥事。

    而薛伦则与顾仕隆类似,一直是勋臣里能在军中有些威望的那一类。

    听到薛伦这样说,郭瓒欲言又止。

    谁不知道四川的特别?新党党魁杨廷和的老家,现在却由旧党党魁费宏担任总督。

    而年事已高的薛伦和刚刚袭爵的郭瓒,毫无疑问也是忠实帝党。

    一个要关心自己爵位袭替的问题,一个需要皇帝信重获得机会。

    “侯爷,您教教我啊,这旨意我着实想不明白。”

    薛伦摇了摇头:“你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既已接旨,那就先上贺表。军务之事,我自会上奏请示。”

    成都府中,费宏这个总督到下面去巡茶课了。

    四川产茶,三四月份是出茶的季节,茶课占了四川税银不小的比例。

    现在,四川布政使司内,左布政使杨君林及按察使高克威凑到了一起。

    两个人面前的茶都已经凉了,但他们也不是在等着费宏。

    他们紧皱的眉头只说明一件事:现在正要做出很艰难的决定。

    “孟春的信,要一个月才过得来。”高克威开口道,“李翔尸劾,探出来的竟是陛下直接以谋逆问惠安伯的罪!李翔得生员功名时,伱是广州知府。如今,可虑之事太多!费子充究竟是待时而动还是助陛下缓兵?还有没有别的密旨到四川?谋逆这张网……”

    他没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