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一夕之间,局势大改

    第259章、一夕之间,局势大改 (第3/3页)

十月中旬,这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朝廷能从湖广、江西、广东、广西调集的兵力用手指头都算得出来。

    眼下这个局势,哪个省不得留下足够兵力防着点?已经快入冬,诸边也要防着北虏。

    衡阳城外的朝廷大军还在那里呢!城西那边朱麒本人都现身过,怎么会跑去南面?

    “告诉戴云来,至多就是一个五军营选锋三千人!三千人攻城,想什么呢?”蒲子通阴沉着脸,“蓝山、常宁、耒阳、桂阳州、临武、宜章、郴州、永兴,诸城坚守便可!不管来多少兵,敢深入衡州腹地,断粮草、袭扰就行!衡阳城不破,衡州无忧!”

    这帮家伙到底懂不懂打仗?

    一点风吹草动就吓得跟什么似的。

    军令再往南面开始传之时,已经是夜里。

    但蒲子通还没开始准备睡觉,又被叫醒了。

    披上衣服出去一看,竟是去常宁传令的亲兵。

    “去常宁一来一回没这么快,出了什么事?”

    常宁离衡阳城较近,衡阳、常宁、耒阳三城成三角,都只相距五六十里。

    这时,那传令兵面如土灰,蒲子通有了很不好的预感。

    “……常宁城降了,小的走到半路遇到了来传信的锦衣卫,他们拿了小的之后又放小的回来了。”那传令兵忐忑地拿出一封信,“据说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安的亲笔信,要小的交给大都督。”

    蒲子通心里一沉,连忙抢到了手上,就着油灯撕开信封开始看。

    【广州蒲氏,泉州卜氏,杭州、永春、诏安吴氏,德化黄氏。】

    【三百锦衣卫拿了常宁县,接下来,本指挥去耒阳。】

    【蒲子通,我湖广行走对你说的话,还记得吗?】

    这信就是这么简短,没什么大义凛然的劝降。

    可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让蒲子通有些发寒。

    蒲氏和洪武后迁居福建的蒲氏后人改姓的诸氏,都被骆安在信里列了出来。

    三百锦衣卫凭什么拿下常宁县的?这仗打过吗?就算是有锦衣卫细作开城投降,也至少要做过一场啊!

    但是现在骆安又提醒他,那天那个锦衣卫湖广行走威胁蒲子通的话。

    衡阳城中当然有细作,蒲子通是清楚的。

    常宁县这个“战果”为证,难题现在摆在了蒲子通面前:谁是细作?难道朝廷大军还没攻城,城内就先彻查、乱起来?

    又或者,等到锦衣卫在各地出动将蒲氏彻底铲灭、等到朝廷大军开始攻城之后,关键时期有细作在城中生乱?

    最关键的是,常宁县就这么丢了,衡阳城守军会怎么想?

    这么大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蒲子通只能先喊来了詹华璧,脸色阴沉无比。

    “老詹,城西,包括常宁县,都是交给你来守的。”蒲子通看着他。

    詹华璧带着常德卫从宝庆府往东进入衡州府,他的人马,大半在城西,一千五百人在常宁。

    “常宁怎么了?”詹华璧一脸莫名其妙,“酉时五刻刚得报,没有军情啊。”

    城西的情况他是知道的,蒲子通这脸色,自然只能因为常宁。

    蒲子通的脸色更难看了。

    现在也才戌时一刻,常宁县酉时五刻能把情况报到詹华璧这边,不要时间的?传令的人过去、被抓了、然后放回来,算算时间的话,詹华璧收到的消息发出之时,常宁县守军本就已经降了。

    “那千户但昭年,降了。”蒲子通开口对他说道,“还给你发了假军情。”

    三百锦衣卫绝不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常宁县,也绝不仅仅只是今天敌踪现于南面衡州府腹地、骆安刚刚抵达常宁县的一时之功。

    詹华璧刚刚闻言色变,蒲子通又问他:“但昭年随你一路过来,难道不可靠?”

    他疑惑的是但昭年为什么一点抵抗都没有。哪怕有细作开城门,但昭年随詹华璧一路劫掠而来,难道能逃过一个死?

    “……难道你疑心我?”詹华璧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殿中油灯闪烁,两人对视着。

    “我岂会疑你?”蒲子通很快开了口,“只是一夕之间,南面形势大变。顾仕隆与朱麒围而不攻,要等的只怕就是这件事了。不搞清楚原因,我心难安,你也一样吧?”

    “……我也不明白。”詹华璧接受了他的说法,“你们举旗后,但昭年是我卫中极力主张归附的千户,还手刃了一个不愿随我的千户。若非如此,我岂能让他在外镇守常宁?”

    殿中油灯还在闪烁,两个人的心头如同外面的夜色一般沉重。

    “他为何极力主张归附?你于他有何恩?”

    不搞清楚这个原因,如今这叛军两巨头再看底下人之时,恐怕都会个个生疑。

    这不妙,这很不妙。

    两人还没搞清楚原因,又有亲兵来报:“大都督,常宁守备、游击将军但昭年率残军三百余人逃到了回雁峰下,常宁城破!”

    蒲子通和詹华璧彻底懵了。

    他妈的,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