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宣大三巨头打起来了

    第327章、宣大三巨头打起来了 (第2/3页)

感受到身边那张无形的网。是他下令严加操练、时刻备战,所以大同前后二卫都拿出了理由:正兵要操练,屯兵要收麦。堡当然会修,等五月麦子收完后,才有人力。

    征调民夫?那就要准备银子钱粮。

    找皇明记劳务行去做,又说不便插手军方往常自己承担的任务。

    “制怒,制怒!”他嘀咕着,“冷静点,郭勋,冷静点。”

    到大同来,是要考验他的能力。

    路上已经和俞大猷聊过了,来之后也与王宪聊过很多了,跟那唐顺之也商议了不少。

    大方向他是知道的,接下来该怎么把握诱敌深入又不会崩盘的分寸?

    在屋里踱了几乎近千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

    “来呀!备马,本将要去巡边墙墩堡!让各卫所都把册籍备好了,本将得知道我大同实有多少可战之兵!”

    于是大同镇总兵官也出了大同,先去了大同镇最东北面的镇虏卫和天成卫防区,然后沿着边墙一路往西清查家底。

    巡抚在南线,他在北线,坐镇大同府的山西按察使司冀北道兵备按察副使陈其盛、户部派在大同的督饷郎中楼琼宇则紧皱眉头。

    大同有多少可战之兵,能清查得出来吗?这是添乱!

    他们先给王宪去了信,又继续忙着屯田籽粒征收及入仓之事。

    边镇是特殊的存在,大同府是山西布政使司的一部分,这里有布政使司的分守参议,他要征收民间粮赋。同样,按察使司在大同也有分巡道、兵备道。兵马、钱粮、司法、基建,甚至承檄调军,兵备道、分巡道权职不小。

    而粮饷是边军命脉,如今虽然还没成定制,但户部在大同,还派有专门的督饷郎中和主事。除了审核边军月粮发放,还要和地方一起参与管理屯田、仓库、招买粮草。有战事时,还能参与军事决策。

    而设在大同的山西行都司,这些军方将领,其实处处都要受制于文臣。

    既然不得不受制于文臣,那么多年来,尤其是应州那场大捷之后边镇安稳下来不少的这些年来,边镇的情形已经在悄然变化。

    楼琼宇回到自己的官衙之后听了主事的汇报就沉着脸:“着什么急?之前不是刚签发了那么多银子吗?眼下怀来又多了一万多张嘴,督台有严令,不可短了那边口粮!”

    “……饷督,各卫指挥都报来,郭侯督促如此之紧,将士操练之勤是以往三倍以上,已与行军打仗无异。操练得累,人吃马嚼,已经渐有怨言。都在请发一份行粮,下官也不敢怠慢,是不是请督台到大同来议一议?”

    “这些军汉!”楼琼宇咬牙切齿,“不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势吗?往日里惫赖惯了吗?操练一下就张口要粮?”

    “……左副总兵李瑾也行文来了,说郭侯已允他觅得机会可出边墙烧荒,那他那边的行粮呢?”

    “烧荒?”楼琼宇惊怒交加,“此事我怎不知晓?王督台知道吗?”

    “……下官如何能得知?”

    “天杀的!他还跑去巡边!”

    楼琼宇正要遣人去怀来,京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大同。

    户部右侍郎杨慎为首,京官十七人叩阙请罢建怀来军械园和官厅水库。

    陛下的反应是:廷杖。

    十七人个个受伤卧床。

    这还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国务大臣石珤请辞致仕。

    他年纪是大了,但这个时刻,他的请辞被准了,不光是京城,眼下楼琼宇也惊疑不定。

    随后便是再次与陈其盛等人见面:“你们也知道了吧?”

    “杨侍郎新法功臣,太子宾客,为何……”陈其盛不敢多深想,“石公致仕,这……”

    想着去巡边的郭勋,想着一路游玩般却到处溜达的唐顺之,楼琼宇喃喃自语:“陛下究竟要在宣大做什么……”

    陈其盛眼里精光一冒:“武定侯到任后,大同诸卫怨言渐盛。怀来大兴土木,宣大粮饷优先供给,边军更是心生不满。如今还要烧荒、轻点兵卒名册……不行,你我大同文臣该联名上疏,弹劾武定侯将坏大同边防,恐激起哗变,激怒北虏大举进犯!”

    “那除非王督台、唐抚台也联名!”楼琼宇摇了摇头,“连杨侍郎都挨了廷杖,你我联名上疏,只会调任他人来。武定侯既受命戍守大同,岂会朝令夕改?文武不和,王督台不会动,你我呢?”

    “你忘了唐抚台和那朔州俞大猷,本就是联名上疏请战的?”陈其盛脸色阴沉不定,“他所到之处,哪里不胆颤心惊?至于王督台,他若联名,边镇就是出了大问题,陛下震怒又如何?”

    “……大同乱不得啊。”楼琼宇喃喃自语。

    “要不……”他们之中,一个身着战甲的人开了口,“我遣人再出边墙?”

    房间里陷入了诡异的寂静,没有一个人开口。

    ……

    “喊什么喊!郭侯再过几日就到我云川卫了。若侯爷震怒,本指挥唯你们是问!”这云川卫指挥使对校场中正操练的兵卒喊道,“刚发了饷银,你们这些杀才就喊累喊饿!怀来修军械园,那还不是将来让你们兵甲更好,免得横死战场?李将军出去烧荒,难道也不要行粮?先挨过这个月,别在侯爷面前堕了云川卫的威名!”

    校场之上,很多黑瘦的汉子咬着牙,眼里愤愤不平又很担忧。

    “不用担忧地里的庄稼,本指挥都安排好了人帮你们收!不会少你们一粒麦子!”

    这话一说完,有些人眼里的怒意更多了,却又不敢怎么样。

    好好地做你的侯爷不好吗?好好地在大同呆着,有军令了就下到卫所来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要来清点兵卒?

    井坪那边,刘铠也在为迎接郭勋的检查做着准备。

    他有点担心现在这样做会不会过了,真闹起来了怎么办?

    随后,他的私兵将领兴奋地走了过来:“将军!大同来信,王督台上疏弹劾武定侯妄自下令烧荒启衅了!”

    “什么?”刘铠惊得站了起来,“当真?”

    “千真万确!陈副使和楼郎中当面,王督台得知消息惊怒异常,当场写的弹章!”

    “好!好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刘铠听到了陈其盛和楼琼宇也在场,知道这消息假不了了。

    京城里本就有人觉得这是乱命,更是逼走了一个国务大臣。什么军械园和水库固然是不该修,但那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