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老臣,新臣;皇权,相权

    第352章、老臣,新臣;皇权,相权 (第2/3页)

一些。后宫之中,包括孙茗在内,今年一共三人有孕在身,其中端嫔、安嫔更是开年后就要临盆。

    杨廷和请立太子,也是在提醒朱厚熜考虑后宫之中一定会有的波澜。

    朱厚熜与孙茗说了一会话,就去了静嫔张晴荷那边。

    张晴荷给他生的女儿也已经睡熟,朱厚熜在张晴荷的床上一番受用成为贤者之后,不由得继续静静出神地想着将来的事。

    以他所知的历史知识和如今积淀下来的政治素养,自然很清楚杨廷和所提醒的是怎样一个腥风血雨的可能。

    没有什么人是心甘情愿交出权力的,按自己现在的思路搞下去,等到大明初具了工商业基础之后,就要由他的子孙来面对新阶层向权力伸出的手。

    那是他朱厚熜的子孙,就像刚才这样,真实又亲密地,在这个世界诞下的子孙。

    朱厚熜轻叹一声:恐怕这才是比什么俺答更难解决的问题。

    张晴荷柔柔地问了一句:“陛下心里有不痛快的事?可是妾身服侍不周?”

    “没有,你是极好的。”朱厚熜回过神来,轻轻吻了吻她,然后看着她只是二十岁出头、姣好又熟透的面容气韵。

    对张晴荷来说,后宫之中母以子为贵。她生下的是女儿,多年后在宫里自然会越过越难。

    看,现在就有了外族进献年轻美貌的女子,朱厚熜又才二十出头。等他四五十岁了,宫里大概仍旧有源源不断的十八岁吧?

    这么长的时间里,他又会有多少子女?

    以国为重,以大明和华夏的未来为重,他应该对自己的欲望、亲情都克制。那样的话,对他和他的女人、子女来说,又是一种残忍。

    矛盾果然是全面存在啊。

    夜越来越深,朱厚熜一直难眠。

    直到他想通了一件事:历史潮流浩浩汤汤,许多事是避免不了的。

    也许他的子孙,也需要一本新的祖训了。

    把这件事情的解决,寄希望于教育吧。

    ……

    十二月初一,朔日。

    清晨天还没亮,张孚敬早早地就起了床。

    “父亲!”

    他的三个儿子也已经起床,在他父亲卧房外的花厅中齐齐下跪,眼睛很亮,嘴角都是喜意:“儿子拜见父亲。”

    “……搞这些做什么?”张孚敬虽然训斥着,但嘴角也有笑意,“老大好生在明报行办差,你们二人既早起了,还不如去读书。”

    “今日是父亲以国务上朝的日子,儿子们岂能不恭贺?”

    虽然早就知道了他们的父亲将位列国务殿的消息,但今天是不一样的。

    张孚敬把目光放到了一旁的新官服上,它们整整齐齐地放在几个盘子上。

    新国务,从一品。总理国务大臣和从一品新国务满九年者,都是正一品。

    从高中探花授职正六品观政户部开始,到现在成为从一品的国务大臣,张孚敬只用了八年多,就走完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他肃容教训道:“为父能有今日,全赖陛下信重!你们三人今后,切记不可招摇莽撞,听明白了吗?”

    “谨遵父亲教诲!”

    张孚敬这才缓和了表情,笑了起来。

    穿戴好了这套衣冠,他就是大明臣子之中站在最上面的几人之一。

    官服仿佛释放着无形的威压,曾敢手刃贪臣的张孚敬更是不怒自威。

    到了他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费府之中,费宏穿戴他那套官服却已有三年。

    他的儿子费懋贤就不那么激动了,甚至有点无奈。

    费宏不禁失笑:“陛下都说了,举贤不避亲。明年会试,你自去考便是。考纲考制都改了,为父就算想照拂你也是无法。”

    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堂哥费懋中是正德十六年的状元,所以嘉靖二年他要避嫌——哪怕只是中个普通进士,也会让人指摘铅山费氏连年出进士恐有内情。

    再三年,他亲爹成了大明第一任总理国务大臣,费懋贤仍旧要避嫌,并且是费宏明确禁止他考。

    现在又三年过去了,他爹请辞未遂,费懋贤叹了口气:“既然徐九思都能高中制科,儿子还是就以举人出身侯一个官吧。从七八品做起,若有功绩,也不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