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河套乱套了

    第397章、河套乱套了 (第2/3页)

年前,曾是蒙元最核心的地带。

    曾经,城内有宫殿,城外是可以绵延十余里的营帐。

    但至正十八年,红巾军攻破了这里,宫阙城墙都毁于兵火。明初设了开平卫,治所在这里。而从宣德年间开平卫南徙独石后,这里就渐成废墟。

    如今,明军在这里。

    旧元上都正南面的明德门外,旌旗严整。

    迎驾队伍的最前面,为首的三员大将是郭勋、李全礼、俞大猷。

    郭勋统帅北征的三大营,李全礼统帅宣府和蓟州北征军,俞大猷则是先锋大将、统帅大同北征军。

    另外,还有本身就因为筹备北征而进入国务殿的陈九畴,他从国务大臣的位置上接替王守仁做了宣大边区总督,在皇帝到达之前负责整个北征事宜。

    策略不用他出,仗不用他打,后勤需要他负责。

    朵颜部的领主革兰台同样在这里。明军一扫永谢布之后,这里大片的牧场、残余的牧民,都需要朵颜三部来帮着控制一下。

    对此,革兰台欣喜若狂。

    花当说将来需要他们再做决定,而革兰台自前年遇袭、大明反手夺回了土城之后,就不用再犹豫什么了。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名分,但面对数年之前越来越强大的大明,自然是大明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现在,他惶恐地跪在一旁,迎接大明天子的驾临——他本人,还不曾陛见过皇帝。

    朱厚熜并不在乎那种臣服外族获封之前必须要觐见一下的仪式,实力才是根本。

    现在,朱厚熜走下了他的大辂。

    黄锦为他披上了御寒的披风,陆炳护卫在侧后方,张璧、杨博、郑晓、高拱等人都尾随其后。

    “恭迎陛下驾临开平,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已经集结在这一带的明军总数近两万,绵延到数十里之外的两翼还各有不少协防的明军临时营寨。

    “都起来吧。”朱厚熜朗声道,“天气冷,别那么多繁文缛节。除了有职差的,让将士们好生轮休。夺回开平,扫灭永谢布,军功等此战结束再叙。朕来到这里,就是与将士们一同过冬的,日子还多着呢,大家伙儿,朕都会见上一见。”

    革兰台悄悄注视着年轻而又神采奕奕的大明天子,心里慑服于他的权势。

    如今的大明是怎样一个大明?这样的大明,在他登基之前可是见不到的。而他登基快满十二年了,大明已经打得俺答往北逃了,让整个永谢布从名义上灰飞烟灭,只剩下一些逃走了的残兵和牧民。

    现在,这个年轻的皇帝就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

    为了迎接朱厚熜的到来,本来已经接近是废墟状态的旧元上都又被重新休整了一番。

    这里既是大明中军的堡垒,也是军寨,自然要有寨墙、有岗哨。哪怕不能垒石砌砖,但里外都是好木,同样扎得结结实实。

    而朱厚熜即将停留在这里度过严冬,他的行殿,也同样必须讲究。

    清理出来的旧元上都宫城内的大安阁基址石台上,眼下也搭起了一座行殿,长宽竟有近十丈,模样还不显得粗糙。

    朱厚熜看了一眼陈九畴,后者明白了意思,顿时说道:“攻下开平后,除了随军大匠,出力的主要是朵颜三部。陛下九五至尊,行驾既要在此数月,臣等不敢怠慢。”

    “哦?”朱厚熜看向了身后不远处的革兰台,“是你们朵颜部出的人力?”

    短短几个月里搭起来这么像模像样的一座行殿,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少的。

    朱厚熜知道自己的皇帝身份让他们不可能怠慢,也并没有什么一定要与普通将卒同寝同食的矫情,却只担心北征大军把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在不必要的地方。

    现在只听革兰台走过来两步恭声说道:“得王师之助,朵颜三部以后还有更多牧场,岂能不效犬马之劳?族中已随天朝钦使所延请的供奉习练农耕、营造等法,正该为随军大匠出力,锤炼技艺。”

    朱厚熜笑了笑:“你倒是有心了。也罢,进来叙话吧。”

    入得殿中,取暖的炭盆、御榻书案,诸多物件也一应俱全。

    明军拿下这里已经数月,皇帝需要用的物事,哪怕慢慢运也都运到了。

    朱厚熜升了座,等他们再次正式陛见之后,终于是第一个看向了俞大猷。

    “志辅,一别五年多,伱我君臣竟在这塞北相聚了。这五年多,辛苦你了。”

    朱厚熜打量着俞大猷,眼里有不加掩饰的欣赏。

    虚岁已经三十的俞大猷在大同呆了这么多年,又在塞北征战一年,眼下既更沉稳,也多了大将气势。

    但在朱厚熜面前,俞大猷只有诚心的一句话:“陛下恩重,臣永不或忘,岂敢言苦?能得陛下信重,为国杀敌,是臣之幸。”

    他是嘉靖朝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武状元,如今只过去了这么几年,他已经是瀚海伯。

    皇帝给他机会,他才能够一展抱负。

    朱厚熜又看向李全礼:“赤城候的儿子呢?你把他带来了,喊他过来,朕见一见。”

    “臣这就去!”

    去喊人的事,哪里用得着他本人?

    但皇帝这么说,就是让李源更加明确地感受到:皇帝对李源这个功臣之后十分关心,这说明李全礼的选择没错!

    而他这个旧勋臣,本领是比不过俞大猷的。皇帝让他李全礼继续关照李源,就是要让襄城侯一脉以后还能与新勋臣走得更近。

    郭勋眼巴巴地等到了皇帝第三个看他:“对永谢布的最后一战,你追了六十多里?”

    “……臣莽撞了。”

    “武将莽勇不是坏事,怎么烧荒差点把自己困住了?”

    郭勋哭笑不得:“谁知风向突然变了……”

    打完了永谢布之后,按原先的计划就是先把前线北面的草场烧出了一个宽阔的隔离带。万一察哈尔那边的形势发展有变化,他们当真兵不血刃地统合了起来大举南攻,那就要掂量一下马儿找不到那么多地方吃草的问题。

    而负责纵火烧草原时,郭勋确实险些把自己围在了火场里。

    现在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