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上帝之鞭3.0

    第405章、上帝之鞭3.0 (第2/3页)

个硬茬子,但欧洲如今可正处于宗教改革、教皇权威下降、到处建立新权力的所谓文艺复兴时期。

    万一真给俺答这个同样雄才大略、敢想敢干的家伙干成了呢?

    中原王朝强大,草原部族就苟。被中原王朝赶到西面的草原部族,往往还是当地的噩梦。

    在大明面前萎了的俺答,焉知不可能成为阿提拉、成吉思汗之后的上帝之鞭3.0,到欧洲去勃一勃?

    朱厚熜之前迷茫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感觉地球online大概当真要整体更新大版本了。

    他难以想象如果俺答真打的这个主意并且干成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欧洲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这个判断,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实。

    包括漠北还会不会发现蒙元部族去而复返。

    包括西域那边有没有灭国战事的消息传来。

    包括马六甲那里会不会收到欧洲发现了蒙古人卷土重来的消息。

    朱厚熜只是朴素地认为,以俺答这种杰出领袖的才智,他应该看得到问题的根本。

    草原部族分裂日久,他们再不能像祖先那样也掌握火器之利。而只凭如今的弓马,对上未来兵器更强大的明军,正面能获胜就只能寄希望于大明皇帝是想留学的那种、大明文臣武将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

    如今的大明不是那样的。

    若等将来,俺答就那么有把握他会比朱厚熜活得久?那么甘心不在他这一生之间做成什么大事?

    “陛下所言甚是!”夏言赶紧表达态度,“对北虏隐患,万不可轻视。俺答此人极为果断,不是怯弱之主。如此避战,必有图谋,不可不防!”

    “青甘、河套、宣宁,仍如之前所议。大明该怎么做,仍怎么做。”朱厚熜强调了这一点,“北虏动静,只能继续留心探查。而最坏的可能,要做些准备,防止俺答当真能扫荡西域、攻入欧罗巴,再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汗国。”

    国策殿里,很多人都觉得皇帝对俺答过于重视了。

    虽然俺答的本事确实不小,但他得位本就不正,如何能轻易统御如今残破的汗庭力量,完成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当初的伟业?

    不过,皇帝已经很多次证明了他的远见。

    万一真被俺答做成了,那么大明所受的压力将是恐怖的。

    杨慎忧从中来:“这如何准备?莫非又转而西征?”

    朱厚熜摇了摇头:“不必。釜底抽薪,将来定是火器的天下。而天下火器,除大明之外,此时只有西洋欧罗巴领先诸族。寇可往,我亦可往!”

    杨慎显得更痛苦了,夏言却惊喜地问:“陛下是说……”

    “形势有变,以防万一,可以一试了。”朱厚熜看向杨慎,“用修勿忧,此事无需朝廷出钱出力。传令下去,金秋万寿节,朕准天下奉公守法之乡贤商行入京贺寿,朕会接见赐宴。”

    刘龙呆了呆,这可是新鲜事,商人也能陛见皇帝,得到这么高的待遇了?

    ……

    消息传出,大明逐渐沸腾。

    从新法全面推行以来,对商人的束缚就在不断松开。

    一方面,税课司体系的设立就让交税方面的政策清晰了不少。

    另一方面,整顿胥吏、引入大量秀才充任基层官员、提刑司的单设、官员待遇费和大明律例的明确,在吏治方面的改善是有功效的,至少在如今这个皇帝在位时。

    还有,工商独成一部,在行商登记、新账法等诸多举措下,经商这件事是日益规范的。

    过去行商最大的成本其实反而是上下打点,这一点如今虽然仍旧存在,但好上了很多。因此,虽然在税方面比以前难了,逃避的风险极大,但总体而言的成本正在降低。

    再加上转运行、河运局、海运局、直道驰道等诸多措施,交通效率也在提高,赋役改革和铁农具推广之下农户日子更好,大明的工商业已经有了繁荣的土壤。

    这些都是一点一滴的变化累积起来的效果。

    一举复套、收回宣宁,又把北虏逼到了苦寒之地,今年的万寿圣节必定是极为隆重的。

    而这个万寿圣节,有圣旨传到各地,皇帝还要接见各地乡贤、商行。

    不论是趁这个机会到达官、权贵、富商云集的京城交游一番,还是向皇帝表忠称颂,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海运局任职的阳武侯薛翰赶到京城,陛见之后就快马加鞭地离开。

    七月的福建东面海上,他坐在船舱中。

    身后,是海运局的护航战船,这次有大小十二艘战船随他南去。

    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如今,薛翰已经明白了自己在皇帝布局当中的重要性。

    海运局前些年虽然只负责从海上转运江南粮赋到北方,但正是有这个任务,海运局才逐渐锻炼出海上航行和护航作战的能力。

    除开正规的大明海师和沿海诸省的海防道,海运局和皇明记海贸行就是大明另外的海上战力。

    现在薛翰有了新的身份,他将带着海运局的十二条船,入股南澳海贸公司。

    御书房内,薛翰万万没想到父亲当初给他指的这条路,竟然宽阔到这种程度。皇帝对他说的话,许的竟是另一片广阔的天地,那里藏着身为勋臣可能最终极的地位。

    在吉婆岛东面的海域,涉险下海的快舟赶上了前面的船,追回了皇帝和军务会议的前一道决定,换上了新的。

    而在马六甲,消息的传递实在太慢了。

    “翁大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阿方索拉着赵俊一起劝告,“您有临机之权,葡萄牙的远征军虽然需要调集、远航,但恩里克出发时,他们就已经准备动身了。就算大量船只一同远航会慢上不少,也顶多晚两三个月。就算不像之前说的那样,至少也该让胡安回去把他们引入圈套啊!远征军来了,是一定要来攻打马六甲的,这只是守御之战!”

    翁万达还在犹豫:“他一人回去,如何能重获信任?此计不可为。”

    “诈称大明只是一战宣威已经离去,有恩里克的信件和签名,他暂时留守于马六甲是合情合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