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收礼收到手抽筋

    第410章、收礼收到手抽筋 (第2/3页)

远处的钟楼响了十声,午门洞开。

    向大明天子的觐见、恭贺万寿圣节,这才正式开始。

    李在藩国使臣的队伍中走的位置相对靠前,因为朝鲜与大明的关系一直相对稳定而牢固。

    走过了长长的门洞,他终于见到大明天子的皇宫内部是什么模样。

    内金水桥两侧,森严的守卫不是众人视线的焦点,高大的奉天门气势雄浑。

    此刻,首先是在奉天门内外的禁卫们手执的大明三辰旗太过耀眼。

    如此多的旗帜,既是这特别之日的视觉点缀,也传达出国力之强盛、大明天子之尊贵。

    朱厚熜坐在国议殿内的宝座上,今天的流程将很长。

    其中最长的,自然是大明两京一十六省六边区一都护府、诸多藩王勋戚、二品以上重臣、省级乡贤院正陪及藩国藩族对大明天子万寿圣节的单独恭贺、献礼。

    皇帝登基以来,万寿圣节都不怎么重视,这是唯一一次大操大办,还带着重要的内外目的。

    而随着大明内外局势的稳定,不管是大明之内的臣子还是藩国藩族使节,都知道这是一个影响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能与皇帝面对面树立印象的机会。

    哪怕每个人只给一两分钟,递上一道贺表,说上几句话,由礼交部的官员唱出他们所献贺礼的名录,总共需要的时间也不短。

    朱厚熜也只用和气地一一说两句客套或勉励的话,然后便享受着“收礼收到手抽筋”的快乐。

    以生日的名义,在大战花了许多钱之后收一收礼嘛,不寒碜。

    收到手之后,再向皇明资产局多注一些资,多买些国债,这叫集中财力办大事。

    仪式进入到尾声,刘龙忽然匆匆走到了张佐旁边耳语两句,而后张佐把他递过来的奏本呈到了御案。

    朱厚熜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一边听着跪在下面的柔佛王子称颂,一边翻开来看了看。

    这一看之下,他先凝了凝眉,然后点了点头。

    于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礼贺环节结束,终于可以开始赐宴之后,又听那边唱名道:“吐鲁番汗国苏丹满速儿遣子沙汗,恭贺大明皇帝陛下万寿!”

    张孚敬、夏言、唐顺之等人都愣了一下,之前名单里可没吐鲁番汗国。

    从弘治十七年满速儿即位后,吐鲁番先灭哈密,又屡次侵犯肃州,和大明的关系是很不和睦的。

    虽然也说臣服于大明,但他们可没有接纳大明去设置宣交使馆。

    嘉靖六年之后虽然没有再明目张胆地大举侵犯肃州,但哪怕去年底大明复套的消息传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里吐鲁番可没有传达过新的态度。

    现在为什么突然把儿子派到了京城来?

    而且看这模样,竟好像是临时安排、一路飞奔而来。

    唐顺之和夏言面面相觑:如果说西域有变,也没有边关急报抵京。

    其实只要他们到了青甘边关,自会先行急递奏报京城,然后再一路看护抵京。

    现在他们哪冒出来的?

    疑惑萦绕在他们心头,但皇帝既然已经点头了,他们就没在这个场合做什么。

    大殿之外,还真的进来了两人,前面的人年轻,后面的则年纪大一些,但都看起来比较疲惫。

    “伟大的大明皇帝陛下,吐鲁番之主苏丹满速儿恭贺您的生辰。您的英名在天山南北无人不知,我奉父汗之命,为您带来吐鲁番的珍宝和骏马……”

    话是由后面那个老者转述的,所以他们还事先带来了说话流利的通译。

    朱厚熜等礼部官员念完了他们进献的贺礼之后,这才开了口:“听说你们星夜奔驰,越过荒漠和草原,这才能在今天匆匆赶到京城。一路辛苦,满速儿有心了。他的礼物,朕收下了。”

    皇帝话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让夏言和唐顺之心头一动。

    星野奔驰越过荒漠和草原,而大明事先并不知道,那就是为了避免麻烦赶时间,他们一路从吐鲁番绕过阴山和大沙窝北。

    今天才赶到京城,只怕是从离京城最近的朵颜部附近过来的。

    宣宁边区刚刚才设置,真正严密的防线仍旧是边墙。

    只能说,边关的急报和他们几乎是一样的速度,皇帝那里应该已经收到具体信息了,这才使得那边的人擅自做主放行。

    既是因为贺寿的特别,也必定是这沙汗带来了足够的诚意与重要的情报。

    俺答!

    对许多朝廷重臣来说,心头都冒出了这样的答案。

    大典按部就班,接下来是赐宴。

    能呆在奉天殿里的,是藩王、公侯伯、参策和藩国正使。

    朱厚熜并没有着急的意思,因此那明显眼神中压抑着焦急的沙汗也只能先坐着。

    今天衮必里克依旧盛装,安乐公的献舞并非唯一的节目,反倒好像是酒酣之后的性情——他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沙汗、金祺这样的人看来,是败者对胜者的极度恐惧,只为求活。

    作为他懂得形势的回报,大明天子赏赐了他宝票三张。一共一百七十两银子,不少了,但并不整齐。衮必里克弯腰捧着三张宝票谢恩,只觉得大明三位雄主的半身像很沉重。

    但皇帝说的话很和善:“鄂尔多斯诸部既已臣服归附,朕盼安乐公传告族民,放下昔日恩怨,在大明安居乐业。朕已下诏,册封阿嘎拉为婕妤,以后便都是一家人。”

    “臣谢皇帝陛下、伟大的博格达彻辰汗宽仁之恩,臣一定传告诸部,从臣到婕妤,诸部的每一个子民都将恭顺侍奉陛下。”

    朱厚熜笑着点了点头:“舞得极好,赐酒,再饮一杯。”

    衮必里克心里叹了口气。

    还能怎么样呢?卖了个舞,得到一百七十两银子,接下来这段日子的生活能宽裕一些。

    只有真正让大明皇帝放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