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425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2/3页)

望远镜的管控确实极严。

    除了军队里,也就只有皇明大学院和博研院的人能够拥有、使用。

    在薛翰的护送下,路易斯的船队终于抵达了马六甲城。

    一别五年多,路易斯眼中的马六甲城又大不相同了。

    在葡萄牙原先构筑起的马六甲城的基础上,山城分成了两大圈和两片港区。

    山城内城已经有了坚固的砖石城墙,外圈也有低矮一些的石头墙,只是没内城那么整齐、稳固。

    而两片港区,分别是军港区和商港区。

    船只靠岸后,路易斯下了船时已经穿上了大明皇帝赐给他的郡王蟒袍。

    “路易斯公爵,别来无恙。”

    “高大人,恭喜您就任南洋都护。”

    两人都是以前就见过的,高拱并不因为他穿了蟒袍就怎么尊重。他很清楚路易斯这是想彰显一下他和皇帝的关系,也算一种要靠衣装来撑气势的表现。

    在御书房历练了一番,又去财税部做了三年郎中后,高拱接替杨博来到了这南洋都护府。

    在财税部的三年,他很清楚南洋都护府这区区一座马六甲城,往大明运送了多少税银和其他货物。

    如今,这马六甲就好比一个府城之地,能够贡献堪比没设边市的一省税银,甚至更多——年均已逾三十万两,还在快速地增长。

    这些税银里,包括了民间和外族商船到这里交易的关税,也包括了马六甲已经兴盛非常的陆上商业的商税。

    在大明如今已经更为专业的商法和税法的体系下,相比起新法推行之前拥有市舶司的整个广东一年税银也只十余万两的状态,自然已是大不相同。

    马六甲坐拥地利,皇帝坚持劳师远征,现在开始有了持续的收获。

    在随着高拱前往南洋都护府官衙的路上,路易斯亲眼见到这座城的繁华更甚昔年葡萄牙治下,不由得感慨这遥远的东方,大明的影响力终究不是葡萄牙可以比拟的。

    一旦马六甲重归大明亲自治理,周边的小国更加恭顺、也更加放心地来这里交易。

    而大明的商人们,也比当年葡萄牙和大明仍处于战争之时,来得更多。

    外城里,商铺林立,到处都是大明话。

    路易斯听到了他们的一些谈论,好奇地问高拱:“大戏台?高大人,那是什么?”

    高拱微笑着回答:“南洋诸国久慕大明文化,故而今年陛下御极二十载之际,蒙陛下圣恩,礼交部曲艺司的诸位大家不远万里巡演各地。这马六甲,便是南洋这个方向的最后一站了。路易斯公爵来得巧,演出是从后日开始,连演七日。在马六甲盘桓十来天,届时再与曲艺司众大家一起回京城吧。”

    路易斯到了内城,总算看见了一座新建的大剧场。

    在这内城,他也见到了许多周边小国的权贵或贵族子弟。他们看到了高拱,都弯腰行了行礼。

    “今年是皇帝陛下继位二十周年?”

    “从正德十六年四月到如今嘉靖十九年,正是二十年。”高拱点了点头,“路易斯公爵再奉葡萄牙国主之命出使大明,正赶上陛下今年再办万寿大典和寰宇运动会,京城万国来贺。”

    “是吗?”路易斯心中一动,想必到时候皇帝应该很开心,那么自己的任务就更好完成了。

    到了马六甲,随他一起来的商船自然是在这马六甲开始交易。

    但是他们也很快就知道了城中将有东方的戏剧和歌曲、舞蹈演出的消息。

    想要进去看,门票倒也好说,毕竟能够不远万里来航海贸易的,又岂会在乎区区五两银子一个的座席费用?

    关键是来得晚了,听说座席已经被周边小国来的人和本就在马六甲城的东方商人、富人们一抢而空。

    有一些北面的小国贵族子弟,更是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演出里的天籁之音、美妙舞姿和绝世容貌。

    他们是在北面的交趾和占城看完了还不满足,又追到了马六甲来。

    路易斯被他们找到了,只能向高拱请求协助。

    “那自是无妨,本就还留有一些贵宾座席。只是若人多的话,加些座席只怕有些为难……”

    贵宾坐席区,那自然就要加钱。

    曲艺司是国家队,所针对的自然就是外族的上层。

    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民间曲艺队,往往是民间商行自己养着的。路途中自己能够消遣一二,到了边市或域外,也能办一办演出收些银子,那些才是面对普通百姓,座席钱收得便宜一些。

    在御书房呆过的高拱,早已知道如今去了礼交部曲艺司做总司的李开先所做的事有什么目的。

    从交趾南北两宣尉司的一些富家子不远千里追逐到这里来还要再看数场的情况来看,大明在他们心目中是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而马六甲城完全是大明的行政治理体系,每一个到这里就任的都护都是在皇帝身边耳濡目染过、日后必定有远大前程的人。杨博回到了大明,已经是正三品的财税部右侍郎。尽管他大概还要一两届才有机会到达正二品,那也已经是难得的快车道了。

    所以,高拱也只会在南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