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做大明的狗是荣幸

    第449章、做大明的狗是荣幸 (第2/3页)

杂了严世蕃的一些努力。

    所以严世蕃和他说话显得随意。

    固然有他作为一个外来者拥有大量钱财物资的原因,更因为严世蕃骨子里根本不把宗晴康当做多么厉害的人物。

    至少现在还显得有点虚伪:明明雄心勃勃,何必还装模作样显得淡泊名利?

    宗晴康和他寒暄完,开口说起正事:“严君回大明探亲,不知有没有带回来好消息?朝鲜那边,大小尹明争暗斗,如今谁都不愿被对方拿住把柄。一年只有二十五船,实在不够。”

    严世蕃似笑非笑:“宗家受职人只许带二十五船去,但我徽州海贸乃大明商人,这几年不是一直不受此禁吗?宗桑莫非是信不过我了?”

    宗晴康凝视着他。

    原本,对马和朝鲜之间的贸易实际上早已不受二十五船的限制。但是自从几年前大明天子办了那次万寿大典之后,朝鲜称日本贡使昔年劫掠宁波的事大明还在记仇,特地对朝鲜使臣点了点与日本贸易的问题。朝鲜国主不愿惹恼大明,因此要求不能突破当年定下的一年二十五船规矩。

    对这一点,宗晴康也好理解。朝鲜权臣当道,朝鲜国主担心交恶大明导致大军压境,那样就不得不更加倚重权臣甚至让他们沾染兵权。而这件事,又可以成为权臣们互相指责对方派系图谋不轨的借口。

    只不过这样一来,这徽州海贸适时来到对马,就称不上是巧合了。

    宗晴康看着严世蕃的脸庞,总觉得他很神秘。

    是一个身手很好、学识也极好的年轻人。这样的人物,在大明当真没有极好的出路吗?在这对马岛一呆数年,眼下宗家既没有直接与大明官方贸易的资格,与朝鲜贸易的份额也极度需要倚仗他这个中间人。

    “我当然信得过严君。只不过,足利将军曾应允的北近江八百贯领地,宗家想要真正拿回来,需要的却不仅仅只是些钱财。严君,争贡劫掠大明的,是大内氏和细川氏,与对马是无关的。不知堪合之事,朝鲜贸易之事,还有火枪之事,这回从大明回来可有收获?”

    严世蕃仍旧没有回答他,而是问道:“宗桑,北近江浅井家和南近江六角家可是姻亲,而被浅井家逐走的京极氏,更是尼子氏原本的宗家。想要拿到足利幕府允诺的那八百贯领地,真正的敌人可是极可能借此去争夺的尼子氏,宗桑不担心尼子氏转而夺了对马岛吗?”

    宗晴康眼中精光一现:“如今尼子氏与大内氏、毛利氏正在争斗,岂非正是良机?只要拿回北近江的八百贯领地,再有与朝鲜、大明的海贸,京畿诸国都要依赖对马获得源源不断的钱财、物资。”

    严世蕃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宗义调。

    瞧瞧老人家的精神头,都六十六了,竟也有逐鹿争雄的野心。

    谁给他的勇气?那自然就是这几年里徽州海贸来后让他们开了眼的贸易规模,还有严世蕃手上护航战船上的火炮和海上长城公司雇过来的将卒手上的鸟铳。

    严世蕃提醒着他:“宗桑,对马卖去尼子氏、大内氏、毛利氏的货物之多,他们定然已经有了警惕。石见银山每年新采掘的银子,倒有近半都到了对马岛。若我所料不差,他们只怕都在打对马岛的主意,说不定已经在造战船了。”

    宗晴康笑了笑:“严君会眼看着他们来攻打对马岛吗?和陌生的他们相比,宗家对严君才更加信任。”

    严世蕃也笑了:“我帮宗桑抵御外敌?那么宗桑如果成功了,我又能得到什么?”

    宗晴康收起了笑容,随后认真地说道:“严君,你的才能,我十分欣赏。伱是在大明也拥有强大实力的商人,你们选择对马作为贸易据点,想要的是什么,我也很清楚。如果你能够不再对我保留,那么我成功之后,如果能建立新的幕府,将对马岛给你又如何?”

    “……将对马岛,给我?”严世蕃啼笑皆非,“宗桑竟有开创新幕府的志向?”

    宗义调也吓了一跳,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宗晴康脸色不变:“严君说自己孤身一人,若肯为我义子,对马岛日后以你为守护,有何不可?”

    “……”

    严世蕃也收起了笑容看着他,只见宗晴康眼神凌厉起来。

    孤身一人是他自己的说辞,但在对马岛呆了这么久的严世蕃也知道,日本这边对义子看得是很正式的。如果有了这层关系,对马岛这边的原始家业给他还真没关系。

    但是……

    严世蕃淡淡地说道:“看来我离开对马岛的这段时间,刚刚成为守护不久的您,花了不少时间去查探我的来历?”

    宗晴康欠了欠身:“我对严君,绝无恶意。就是我的诚意,我若能得严君之助开创幕府,想必成为将军义子,不致于辱没严君的身份。”

    宗义调忽然觉得父亲的姿态放得有点低。

    严世蕃的笑容忽然又绽放了起来:“我的身份?宗桑知道我的身份?”

    宗晴康的眼神如同他背后那幅画上的鹰一样锐利:“大明火器威力非凡,严君若仅仅只是民间商人,如何能有那样兵备操练都精良的护卫?况且,宗家祖上是自朝鲜渡来之人,虽然不能去大明,却可以通过朝鲜探寻一二。大明朝中重臣,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严君能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贸易,不知与大明国务大臣严惟中是否同宗?”

    “……啧啧。”

    严世蕃轻轻咋舌。

    这倒不奇怪,对大明有点了解又不够了解的,猜测的极限就是大明重臣让自己宗族后辈去经商,通过权力和人脉帮助他攫取财富了。

    严世蕃在这里展露的实力确实够强,而宗晴康在严世蕃去年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