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何不食米?

    第465章、何不食米? (第2/3页)

说的那玉米羹,赞不绝口。你这还有多少?我们镇远侯府全要了!”

    毛龙吟听完心里一惊。

    如果他路上做的功课没有错,所谓镇远侯,那是帮助如今大明天子平定了刚继位时叛乱的那一家。当时升为了国公,是嘉靖朝的第一个新封国公。

    还有,玉米是什么?

    柜台后面,一个人迎了过来:“哎呦,顾大管家,这玉米还是去年葡萄牙大使到京城陛见时才随船带回来的。历经一载,如今皇庄那边也才产了一丁点。若不是我家老爷这么多年往皇庄供肥兢兢业业,如何能分得一些。实话实说,那些也只是不适合做种子的次品,我这才先给诸位老爷家都送了些,不敢谈价钱。再多要,哪里还有?”

    “去年才有的新种啊……那洋薯粉、土豆总还有吧?如今诸省都不缺种了。”

    “那倒多的是。”掌柜笑了起来,而后又有些得意地说道,“不过这熬制成粉的技术,还有数量,还是只有我们金记珍粮最多。”

    “……先拿百斤。”那管家叹了口气,“金总裁还是会做生意的。原本只是个肥厂,如今倒另辟蹊径,做了个粮商。”

    “嗐!这还不是奉旨建了新型肥厂,置办了不少机器?再说了,陛下皇庄这么些年都只是有进无出,全是在培植新粮种、琢磨新技法。我家老爷奏请上去,才得了这个恩典,也算让皇庄多些进项。自然了,要紧处还是要让诸位老爷试试新粮食的好处。富贵人家爱吃,届时再推行起来也容易些……”

    毛龙吟就听两人在那闲谈,而之前招呼他们的人则利索地去了后院安排称那什么洋薯粉、土豆了。

    他心生好奇,不由得上前行了一礼,用有些生疏的“标准”汉话问道:“二位请了!不知这洋薯、土豆、玉米……都是何物?”

    “贵驾是……”

    “哦……冒昧。这位乃是我们琉球国主嫡子、尚元直王子,鄙人琉球毛龙吟,忝为副使。”

    “原来是二位使臣,怠慢殿下,怠慢贵驾了。”金掌柜行了行礼,而后说道,“这几样东西嘛……”

    说罢稍微介绍了一下。

    从一开始被找到的红薯,而且挂了“洋薯”二字激发当时的杨廷和推广这玩意的动力。这么多年来,伴随皇明记海贸行的脚步,寻找外来优质粮种和新物种的脚步就没有停歇。

    有心寻觅,又通过阿方索把触角直接伸到了葡萄牙,不少东西来得更早了。

    马铃薯、玉米、橡胶……若不是有了这些新东西,葡萄牙给大明的赔偿也不能那么早就赔完——他们热心为朱厚熜搜寻这些,还有欧洲的书籍,朱厚熜最终都是给他们折算了一些价格、算了折扣的。

    原本,马铃薯和玉米这两样新物种,还要等到几十年后才陆续传到东方来。

    而现在,京城权贵之家已经提前尝到鲜了,还是金掌柜口中不能作为种子的次品。

    在外使面前,两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倒是镇远侯府上的管家又赞颂了一下皇帝的千秋功业,那洋薯、土豆耐旱高产,活人无数,实在功德无量。如今还有多余果实可以熬制成粉了,各有妙味,他就是为镇远侯再来买些回去做那些寻常酒楼也买不到的吃食。

    毛龙吟听到这里,终于知道这家粮店为什么能开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了。

    他诚心说道:“鄙国孤悬海外,土地贫瘠,百姓只能以苏铁果为食。这神物,不知可有种子能售卖?若能在琉球试种,琉球上下必感念上国恩德,日夜祷告祈祝大明皇帝陛下万寿无疆!”

    “苏铁果?”镇远侯的管家愣了一下,“贵国子民以那东西为食?”

    没想到那国王的儿子也问了问:“毛法司,百姓们为什么不吃米啊?”

    毛龙吟看了看那店小二及另外两个帮手从后院搬来的两大一小三个罐子,罐体通透,正是用玻璃所制。而罐子中,细白的粉末满满当当。

    “顾大管家,给您过秤?”

    “不必不必,金总裁就这一家店,我们镇远侯府岂能信不过?且送到府上便好。金掌柜,算一下账先记着,我先画押,月底到府上结账。”

    “好嘞。”

    毛龙吟这时才看了看尚元,而后长叹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