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这一仗是精神攻击

    第484章、这一仗是精神攻击 (第2/3页)

都办不到,要不然,岂不是更容易生乱?”

    【……大战当前伱们挡,死保将军逃东方……】

    他的话说完,又有一句这样的话传来,场面显得很尴尬。

    就好像在解释:知道你们内部都各怀心思,有不少人早就在计划万一战事不利便弃城而逃,给你们留了条生路。

    反正如果你们逃了,后面换了明军来守城,你们还攻得下来?大事定矣。

    “领议政大人,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又有一个将领说道,“至少刚运来的一些粮食,要让士兵吃饱。明军又换了法子,谁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分兵去断了东面粮道。”

    “……本相会安排!”

    尹元衡虽然点了点头,心里却有点郁闷。

    眼下更需要保证的,是被他压在城里的文武百官。军心自然不能乱,可这些大小百官家里、他们的亲眷家里,同样需要保证粮食供给。

    如果连他们都保证不了,那才真是立刻就会大乱。

    至于其他平民百姓……被围城了嘛,打仗着嘛,能够不饿死就已经要烧高香了。

    所幸现在明军也不知是兵力不够,还是怕分兵去围住东面会上其他方向有危险。如果被守军断了北面和西面,他们的粮草转运也会出现大问题。

    尹元衡想来想去也就只能是这样,于是再次打气:“粮食不是问题!暴明根本无法稳稳围住四面,这才只能妄想吓倒我们。北面、西面是他们必须守住的,剩余兵力只能勉强围住南面。这三面,城墙本就是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最好攻的反而是东面。但既然江原道往京畿道的粮道畅通无阻,只要上下一心,汉城绝不会破!”

    任由明军再换套路,尹元衡姐弟仍旧勉力维持着守城战时文武两个方向的稳定。

    这样对峙的局势已经持续了这么久,大家仿佛已经习惯了。

    哪怕明军又换套路,却终究还是只喊喊话而已。

    都说十则围之。明军虽然更强,但以这么少的兵力却始终放任汉城东面粮道畅通,除了办不到,朝鲜文武想不出别的原因。

    作威作福惯了,他们确实容易忽略汉城之中那么多下贱平民的苦楚。

    东城门是一直有粮食进来的,粮食去哪了呢?

    “买不到!粮价涨了六倍了,还是买不到……”

    仅仅允许在几个点出门买些生活必需品,但是粮食越来越难买。

    不能说尹元衡没安排这些事,管着底下人分片管理,分出了一些粮食命令那些粮店卖给由胥吏领着的每户人家集中来买,可实际操作的细节他哪里管得住?

    有多少大户人家要以防万一?

    除了直接安排的军粮和要员人家,流入民间的粮食真能被普通人家买到的,少之又少,价格还高得离谱。

    明明东面还是畅通的,但由于怕城中百姓逃难出去,导致后面苦战时没有民力可用,城中普通百姓根本不允许出城。

    以前,汉城周围还有田地,城中不少人家在外有亲族,可以送送粮食送送菜,降低生活成本。

    去年大乱一起,本就有不少城外百姓逃难到城中。往日只是小家小户在城中讨生活、多挣些钱的,家里张嘴要吃的人口还变多了。

    现在不能出去,外面田地荒芜没有收成,城里又没多少地方能种,吃的从哪里来?

    眼看家里米缸已经见底,妻子慌着神说:“爸爸,孩子爸爸,买得到的……东家他……”

    “要给衙门老爷好处,被带去时才能都买得到,我知道!”男主人愤恨不已,“那些东西交给他拿去当了,也只换回了这么一点钱,好处已经都给他了!我们还有什么能给他?”

    “那就让我去朴大人家里吧!”妻子泪眼涟涟,“他们说了,朴大人家里缺仆人,有粥喝。”

    “不行!我怎么能……”

    妻子是原先城北洞有名的美人,他知道。

    无怨无悔地嫁给他,刚刚给他生了孩子养到两岁,尽管过去一直在城北洞那边种着田也没有让她的面容老多少。

    一起逃难到城里,靠着他过去在城里做工的关系寻了东家宅里这一间小屋避祸。

    东家是买到了粮,可让衙门里的胥吏帮他拿着家里仅存的一些值钱物事去典当换钱时,那胥吏看见了他的妻子。那个眼神,他知道其实就是胥吏在为难他。

    东家不能得罪那胥吏,不然东家也买不到粮了。

    “孩子啊!要是没粮食了,孩子怎么办啊!”跪坐在地上,妻子流着眼泪拉着他的手,“就让我去吧。不论如何,都要先活下去啊。我相信你将来能救我的,你会救我的……”

    两人都知道一旦卖身出去后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又一天,汉城上空回荡的声音又多了花样。

    李家王朝初建时,兵荒马乱的朝鲜民间多了一种歌谣。

    这种歌谣慢慢传唱,多加改编,最终在后世以“阿里郎”为人所熟知。

    此时此刻,这歌谣还不是将来的版本,但不妨碍张经安排着让士卒学唱,也算围而不攻的无聊日子中让士卒有些事情做,在充实的状态下保持士气——也算精神攻击嘛,道理都让宋良臣安排将来讲给士卒听了。

    于是这种本身就脱胎于民间苦楚、寄托百姓感情、在民间多有传唱的歌谣,回荡在了汉城上空。

    被征发的兵卒,大多也同样来自民间,父子分别、夫妻离散。

    朝鲜仍是兵农一体,被征发来当兵,除了舍弃自己耕种的田地和陪伴的家人,不是当真打仗时还确实是要自备兵器、衣服、粮食。明军喊的“我们当兵有军饷”,属实精神暴击。虽然此刻大战当前他们的粮食自该有供应以稳军心,但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被围了几个月,东面粮道一直畅通。可夺位不正的尹氏姐弟在守城的压力下,又哪有那么大的本事顾好守城的同时还顾好城中这么多平民百姓的生计?

    生死存亡当前,典当家财的、被胥吏借机盘剥的、被大户借机贱买奴婢的,汉城之内有多少愤怒和不满正在继续酝酿?

    他们或许胆子本就很小,或许也都是手无寸铁,或许也都觉得眼前的状况是因为大明打来了才导致的。可是明军已经围而不攻这么多天,已经喊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