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第1/3页)

    白色的布条纸帆挂满了整个皇宫,所有的蜡烛灯笼也都被换成了白色,乍一看过去,还以为是上天在这金秋时节下了一场雪。

    礼部和钦天监一同算出的好日子,宜送葬,宜动土。

    整整在紫宸殿焚了二十一日香的棺杦被十六个人一起抬了出来,平平稳稳的放在了六乘的马车之上。

    箫洵光力排众议,用半幅天子仪仗送公主入皇陵,可谓是空前盛大的一场仪式。

    若不是东晟几十年来从未有过帝王亲自扶灵的例子,恐怕箫洵光还要出宫走一遭。

    沈煜舟被他安排着一路护送,此刻正一身白衣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

    他都已经走到了宣阳门,身后这一条长长的队伍的队尾还没有走出宫门,可见长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高。

    康公公陪着箫洵光站在宫里最高的摘星楼上,远远看着这条白色长龙,心里止不住的发酸发苦。

    “陛下,队伍都走远了,您就别看了。”

    箫洵光摆摆手,“朕想在这里再呆一会儿。”

    康公公知道他是心里难受,他实在不忍心再让这个年幼的帝王独自忍受着最后一个至亲之人的离世,默默站在箫洵光身后陪着。

    箫洵光自然不是在为这个伤怀,他是在等着今日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只是还没等到城内出现变动,身后就传来了“咚”的一声。

    待他循声看去,康公公整个人已经摔倒在地面上,不省人事。

    “来人!快来人!”箫洵光急忙喊人来把康公公抬起来送回紫宸殿。

    临出门前,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等等。”

    随后吩咐道,“用朕的车架送康公公回去,传太医,就说是给朕瞧病,懂了吗?若走露风声,你们几个的脑袋……就不知道会在哪儿了。”

    几个小太监怕的要死,纷纷闭紧了嘴巴。

    箫洵光和康公公一起上了车,在太医赶来之前回到了紫宸殿。

    太医一听是紫宸殿召太医,火急火燎的一路跑来,急急忙忙进来,却见龙床上躺着的是康公公。

    徐太医心里一松,随即又正色坐在床边开始诊脉。

    “徐太医,他这是怎么了?明明方才还和朕说话,突然就不省人事了。”箫洵光急切的问道。

    “启禀陛下,康公公的脉象孱弱,已经是日薄西山之势了!”徐太医躬身禀告。

    “怎么会?康公公身子素来康健,怎么会就突然日薄西山了?”箫洵光大惊。

    徐太医也心里疑惑,又去把了把脉,但从脉象上看确实是人老了之后才会有的油尽灯枯的衰败之兆。

    不过若是突然致此……徐太医谨慎道:“单从脉象确实是寿元将近,只是如何致此还需仔细查验,平日的一饮一食,都有可能造成如今的状况。”

    他没有说中毒,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箫洵光心里大怒,康公公是他贴身侍候的人,若他都能中毒……

    想到这里,他大声道:“给朕严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