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道士,和尚和儒生

    第一百四十八章 道士,和尚和儒生 (第1/3页)

    李绚面无表情的听着普寂大师说完,目光落在了身前的灵生道人身上。

    之前就是灵生道人带他来参与这一场论道小会,可灵生根本没说,坐在对面的,是禅宗神秀法师的大弟子,玉泉寺的代理主持普寂大和尚。

    站在普寂禅师身后的是他的师弟义福和尚。

    义福和尚自幼便善佛理,后更是斩断贪念,不染尘俗。

    其母看其有佛缘,故在临终前令其出家。

    义福和尚看上去年纪不大,只有十五六岁模样,但实际却已经有二十五六年纪。

    跟在神秀法师也有数年,深受熏陶,加之佛根深重,不容轻辱。

    听到普寂大和尚说完,灵生子淡淡一笑,平静的开口:「天地之间,禀戾阴之气的人,其顽凶之性不可移易,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热;禀纯阳之气的人,自然睿哲惠和,与道冥一;二气均合而生中人,中人为善则和气应,不善则害气集,教于是立焉。」

    灵生子抬头看向李绚,点点头道:「圣人立言为中人尔。中人入道,不必皆仙,是以教之先理其性,理其性者必平易其心,心平神和而道可冀。」

    佛家之善恶,立于教化,人人有善恶,人人能改恶从善。

    也即言,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

    道家之善恶,立于先天,先天有善恶,极善者永善,极恶者永恶,然天地之间多为同有善恶的中人。

    道门教化的就是中人,中人不必以成仙为念,但能为善,则天地和气顺畅。

    李绚看向了普寂大师和义福和尚,两人的头顶都没有任何词条,灵生子也是一样。

    普寂大师和义福和尚都是禅宗神秀的弟子,轻易想要窥探他们的底细可不容易。

    灵生子虽然看似普通,但李绚之前和道宗的几位真人沟通后得知,这一位也来历不俗。

    灵生子,原名吴筠,华州华阴人,少曾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入嵩山,从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

    然冯齐整虽居嵩山,但其师却是茅山上清宫潘师正真人。

    冯齐整是吴筠师兄,吴筠的老师自然便是茅山潘师正真人。

    潘师正,神秀,这两者无一人好惹,

    李绚心里知道,自己是受了老师韦玄藏的牵累,这才被人盯上,才有了如今这一场所谓的「小***。」

    目光落在四周众人身上,距离自己最近是那位戴平巾帻,官员模样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