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最适合之路,兵部侍郎

    第九百零二章 最适合之路,兵部侍郎 (第2/3页)

参谋,谁有你做副手,都会无往不利。”

    李绚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道:“岳翁,军中参军的位置可不高啊。”

    “以运粮事,行军中参谋,便是大军副帅,而最关键,在朝中,这是兵部侍郎职。”刘仁轨一句话跳到了李绚的朝职权重的天花板,兵部侍郎。

    不会有任何一个皇帝,让宗室子弟,担任兵部尚书的。

    兵部侍郎,李绚已经是顶头了。

    “礼部尚书终究是个虚衔,工部尚书是个干苦活累活的,其他,兵部,礼部,户部,刑部,都不可能,所以你要么做九寺寺卿,要么就是六部侍郎,而六部侍郎,兵部最高。”刘仁轨神色复杂的看着李绚。

    李绚如果不是宗室,他可以将李绚推到下任宰辅的位置,但他是宗室,当上两任兵部侍郎,就去做两任礼部尚书,然后准备致仕,这便是李绚的中枢之路。

    “若真能如此,孙婿亦感满足。”李绚微微躬身,低下头的瞬间,目光闪烁。

    若是李治一直活下去,李绚恐怕前途会被算计的死死的。

    但李治一死,武后上台,李武两家相互厮杀。

    李绚的机会就来了。

    “话说回来,你的思虑太重,这是好处,也是坏处。若有人抓住你这个缺点,故布疑阵,你就会因此迟疑不前,最终贻误战机。”刘仁轨目光越过重重大军,看向二十多里外的前军,轻声说道:“所以要果决,要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军事战略,无不如此。

    “孙婿受教了。”李绚微微拱手。

    刘仁轨说的不错,他真的很有可能会被别人抓住患得患失的弱点。

    但这个问题想改并不容易,在战场上,他可以通过鹰眼来看清楚一切。

    但在朝局当中,就很难看透人心。

    除非他能将眼线,遍布在天下各个角落,可是那样一来,不就成了明朝的锦衣卫了吗?

    李绚微微一笑,但在瞬间,他的手却握紧了。

    ……

    “禀大帅,左卫主力王孝杰部突破吐蕃八千骑兵。”

    “禀大帅,索玛河谷和哇日岗的吐蕃、吐谷浑骑兵主动后撤。”

    “禀大帅,右领军卫李多祚部突入贵南。”

    “禀大帅,右领军卫黑齿常之部突入同德。”

    两个消息几乎一前一后传到了刘仁轨的手里,他们距离兴海越来越近了。

    刘仁轨将军报递给李绚,然后目光平静的看向前面的草原,沉声说道:“大唐很强,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同伴。”

    李绚认真的点头,即便是他,经过了青海之事,也难免会有点飘。

    心中总是觉得,王孝杰,李多祚,还有黑齿常之,即便是再强,也比他差点,但事实并非如此。

    三个人在战场上发挥出的战力丝毫不比他差。

    尤其是王孝杰,六千左卫骑兵,就让他直接突破了吐蕃八千骑兵的阻拦,实在了得。

    不过好在,这些人并不会成为他的对手,反而如果操作的好,这些人会成为他最佳的帮手。

    刘仁轨仔细盯着李绚脸上的表情,看到他脸上下意识的露出一丝笑意,刘仁轨终于放下了心。

    李绚还是小看了自己新州刺史的重要性。

    大唐虽有三百州,但依旧是无数精英争抢一个州刺史位置,多少人盯着自不必多言。

    更别说在朝中,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找李绚的破绽。

    上一次被侍御史张恩正诬告图谋不轨,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

    以后这样的日子多的是,李绚想要坐稳这个州刺史的位置,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