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军主帅之争

    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军主帅之争 (第1/3页)

    长安西郊,渭水河畔。

    旌旗招展,刀枪林立。

    无数士卒站立渭水两岸,迎接刘仁轨还朝。

    李绚站在人群中央,侧后的马车里李贤还在酣睡。

    昨夜太子妃突然不舒服,消息甚至传到了彭王府,就在李绚要出门时,消息传回,太子妃没事了。

    李绚都被惊醒,李贤更是整夜没睡。

    现在又要出城来接刘仁轨,等着等着,李贤就睡着了。

    收回目光,李绚的眼底,闪过一丝阴郁。

    他可能犯了一个错。

    前几日狄仁杰遇刺之时,李绚一开始就将元凶盯在了李敬业的身上,这让他忽视了很多。

    李敬业不是愚蠢之人,他不会轻易做这等蠢事。

    一旦惹恼了武后和皇帝,那么根本不等他前往柳州,一杯毒酒就会直接赐下。

    然而这番动作之下,武后竟然没有那么恼怒,只是告诉李绚和狄仁杰,这件事需要慢慢处理。

    当然,处理李敬业一党需要时间。

    但如此之下,李敬业也赢得了缓冲之计。

    那么这段时间,李敬业想做什么?

    还有,如果那夜狄仁杰没有提前安排,那么一旦他死了,谁会是第一个被怀疑的目标?

    北门学士。

    刘祎之刚死,刺杀狄仁杰的刺客又和密卫有关,那么不是北门学士,也是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受到打击,但偏偏他们又是无辜的,他们会怀疑谁?

    太子。

    必然是太子。

    偏偏李贤和李敬业还有一定关联。

    之前的风波之中,李贤已经展示了自己的手腕,他并没有人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好对付。

    他对密卫也并非完全没有掌握。

    而这,必然来自于皇帝的允许。

    无形之中,昭示着皇帝对太子的信任。

    密卫的权限,皇帝也开始朝太子转移一部分。

    真实情况如何,李绚也不清楚,他轻易不会去试探,因为这些事情根本与他无关。

    有吐蕃这个威胁在,没有人会轻易动他,但如果吐蕃人大败,李绚说不定会倒霉。

    但太子和北门学士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

    李绚有种感觉,李敬业的手段不会仅此而已。

    他真正的目的,在于要让太子和北门学士斗争不休,将皇帝和武后也牵涉进去。

    如此一来,就没人再关注他了。

    皇帝的身体也就在数年之间,李敬业等的起这个时间。

    李绚看到了李敬业的想法,但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现在这个时候,皇帝和武后盯着所有一切靠近李敬业的力量,任何人接近都要倒霉。

    李绚不得不承认,李敬业的目光的确有些独到。

    但可惜,李敬业算计的再完美,恐怕也想不到,李贤竟然会犯致命的错误。

    任谁都挽回不了的错误。

    ……

    收回心思,李绚的目光看向左右两侧,左侧是岳父刘元朗,伯父刘元神,刘元气,刘元清在内的刘家人;右侧是尚书左丞崔知温和手下的尚书省官吏。

    刘仁轨毕竟没有大破吐蕃,虽然收复了大半的吐谷浑故地,击杀了数万的吐蕃骑兵,但终究只是小胜。

    甚至太子郊迎,都已经算是超出礼遇。

    至于百官郊迎,等他灭了吐蕃,擒拿吐蕃赞普回京再说。

    一匹快马疯狂的从远处而来,上面的小旗快速的挥舞。

    李绚立刻明白,刘仁轨回来了,他的心头忍不住就激动了起来。

    这一阵长安的风波不断,而且似乎还有越演越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