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军主帅之争

    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军主帅之争 (第3/3页)

    李绚说到底,不过是被皇帝当成了冲在最前方的棋子。

    真正要彻底按下去李敬业的人是皇帝。

    如果不是皇帝有明显的倾向,那么只要让李敬业在含元殿说上一句话,那么他也不会被皇帝剥脱一切家产,变相流放柳州,只给他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

    “明年大战,粮草依旧紧张,如今,将英国公府的财产没入国库,这才算轻松一些。”刘仁轨轻轻的吐出了最关键的核心,大唐缺钱。

    李敬业偏偏在这个时候,冒出头来。

    一下子就被皇帝和天后,还有诸相全部都盯上。

    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事件当中,诸相没有一个人帮助李敬业说话的。

    甚至六部尚书,也只有裴炎一个和李敬业关系不错的人出来说了半句话,但只有半句,原因就在于此。

    ……

    “明年一战依旧不易。”李绚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低声道:“一想到要上乌海作战,孙婿就有些心里不安。”

    乌海的地势太高,高原反应甚至李绚做的那些手段都扛不住,更别说还要稳定的占领乌海。

    刘仁轨轻轻一笑,道:“明年之事,一切都是贤婿的事了……不过话说回来,你在昌州的布局做的实在不错。”

    “孙婿也没有办法,昌州本来就有太多人想要伸手,与其让人胡乱的插人,不如要一些没有太多背景的人。”李绚无奈的轻叹一声。

    他向武后要的人,姚懿的背景就简单的多,其他司农寺,太仆寺,将作监,大理寺等等,本身就是专业性极高要求极高的地方,这些人在政治上的用心较少,关联也不多。

    这样一来,也能极大的避免他人插手。

    同样,这批人和李绚也没有多少关系,也能让武后和皇帝放心。

    对李绚来讲,忠诚于他很重要,忠诚于大唐也能用。

    只要不是私忠于武后,北门学士他也照用不误。

    “你这是在给你自己招揽班底。”刘仁轨一句话,说清了李绚的意图。

    这些没有背景的人,一旦落入到李绚的手下,必然就会深深的烙上他的背景。

    李绚看起来没有往这里面推荐自己的人手,但通通层层晒选,最后落到他手里的,全部都是他的人。

    李绚嘿嘿地笑了两声,然后低声说道:“此事,还需要岳翁多多把关。”

    这件事情肯定还要有人想做手脚,但现在刘仁轨回来,别人想做什么都得通过他。

    武后为什么那天非要和李绚谈昌州长史的事情,一样是因为不想让刘仁轨在回朝之后,再出言反对。

    好在李绚应对的还算不错。

    虽然没有将李祎捧到司马一位上,但是他却弄来了姚懿,那可是姚崇他爹,绝对值回票价。

    说不定哪一天,李绚就能将姚崇纳入麾下。

    刘仁轨平静的点头,说道:“兴海安稳,则整个青海安稳,不需太过担心明年之战。”

    稍微停顿,刘仁轨沉声说道:“还是那句话,明年之战,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明年一战的主帅是谁?”

    李绚认真的点点头。

    他明年能不能够领兵,领什么兵,在什么位置,也要看明年一战的主帅是谁?

    李绚随即说道:“岳翁觉得会是谁?”

    “明日回来的,工部尚书,彭城郡公刘审礼。”刘仁轨轻吸一口气,说道:“若是他,虽有些麻烦,但大局无碍。”

    刘审礼和太子关系密切,所以有些麻烦。

    “这怕是不太容易。”李绚抬头看向刘仁轨。

    武后轻易不会让亲近太子的人做大军统帅的。

    刘仁轨默默的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