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姚懿是名能臣

    第九百六十九章 姚懿是名能臣 (第3/3页)

过……对那些高价囤粮,居奇不售者严厉打击,借机吞并百姓田产者,超过五十亩,一律加倍罚没。”

    “陛下圣明。”群臣俯首。

    “还有,西突厥诸事如何了?”李治顺带问起了裴行俭的事情。

    “回禀陛下。”刘仁轨上前,说道:“西突厥十姓部落当中已经有七姓归顺大唐,剩余三姓在论钦陵其兄悉赞若指使下,向南退却,西域广大,一时难有定论。”

    “关键还是在吐谷浑和昌州,尤其是大非川。”李治神色肃然起来。

    ……

    诸臣退去,紫宸殿中,只剩下武后和李治。

    “陛下。”武后轻声呼唤,李治侧身,武后开口问道:“南昌王前往松州,那么昌州州治之事?”

    李治笑笑,说道:“姚懿是名能臣。”

    武后微微一愣,随即有些无奈的白了李治一眼,虽然已经五旬年纪,但依旧风韵犹存。

    不过低头之间,武后闪过一丝黯然。

    “能被三郎称之为能臣的,看来又是一个宰相之才。”武后摇摇头,苦笑道:“程处弼啊,为了一己之私,耽误了他这么多年。”

    武后这么一说,李治反倒不好再说什么,他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若非在金吾卫历练这么多年,一般人也难有这份才能,程卿其实还是做的不错的。”

    武后微微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让姚卿在昌州历练几年就调回来吧。”

    “不用。”李治直接摆手,说道:“朕想让他直接任一州刺史,南昌王想要将若尔盖等地直接纳入大唐治下,定为潘州,朕便让他做一任潘州刺史,好好的治理一下,历练两三年,回户部任侍郎,尚书,再往前,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李治已经规划到了四五年后,那个时候,姚懿已经有了尚书之资。

    至于宰相,那是下一任皇帝的事情。

    而且过早涉足宰相之争并不是一件好事。

    根基不稳,地动山摇不是随便说说的。

    “潘州多党项人,即便是能迁移百姓过去,怕也难有任何成绩。”武后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李治摇摇头,说都:“吐蕃总要挟制,即便是击败论钦陵,大唐依旧难以治理吐蕃,但却可以一步步的吞噬,从潘州,昌州开始,一步步的纳入治下。”

    “这是南昌王的蚕食之策。”武后悚然一惊。

    李绚两年前的计策,现在看来竟有使用。

    “不错,从吐谷浑,昌州,前往吐蕃都要经过潘州,这中间带来的商贸便利,便是潘州的生存之机。”李治思索着说道。

    武后忍不住摇摇头,说道:“除了这几年军情有战,潘州还能有用,这几年过后,潘州总是难以繁荣的。”

    “潘州,有地。”李治最后一句话,让武后彻底闭上了嘴。

    大唐如今永业田都已经少的可怜,更别说是口分田啦。

    现在大唐最需要的,就是土地。

    至于如何利用,那就是姚懿的事情了。

    如果有好的发展,那么日后,将会有更多的西南边州被开发。

    ……

    “对了,南昌王府现在情形如何?”李治转头,眼底有了一点特殊的趣味。

    武后笑着摇头,说道:“让侧妃在未成婚之前,就送入府中让正妃调教,南昌王这一手,臣妾也是佩服。”

    “治家有道之人,治政总是不会差的。”李治轻轻说了一句,武后低头琢磨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