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窥伺玉玺,受命于天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窥伺玉玺,受命于天 (第1/3页)

    漫长的昂曲河南岸,无数马车缓慢前行。

    马车上装满了沉重的伏远弩,锋利弩箭已经上膛,锐利锋寒。

    漫漫一数,这样的马车竟然横有上百架。

    一直排到唐古拉山脚下。

    后面无数黑衣黑甲的骑兵紧紧跟随,他们的速度一点也不快,似乎并不着急。

    李绚一身的黑衣黑甲,身侧帅旗高展。

    无数亲卫扈从。

    上万大军全在他的指掌之中,全部俯首听命。

    但此刻,李绚却是眉头微皱,心思凝重。

    一封密信藏在了他的身上,让李绚心神不由飘向了洛阳。

    徐管事全名徐禄,是孝敬皇帝李弘在时的老人。

    孝敬皇帝亡故之后,他本来要陪伴太子妃裴氏到道观清修,但是却被裴氏留在了宫里。

    毕竟裴氏虽在道观清修,但外界依旧有很多事情需要打理。

    李绚通过裴氏联系上了他,本来还以为需要多少力气才能说服,没想到徐禄竟然没有迟疑就答应成为他的内应。

    问过裴氏之后才知道,徐禄侍奉孝敬皇帝十几年,很有感情,孝敬皇帝病亡之后,他也很是追查了一段时间李弘的死因。

    听到这里,李绚顿时就明白,徐禄这是记仇了,记的是武后的仇。

    孝敬皇帝李弘的死因,他可能是最清楚的人。

    本来李贤是徐禄能够指望的最有利人选,但可惜,李贤太不成器。

    相比孝敬皇帝李弘,李贤差太多了。

    但李贤是武后的儿子。

    所以,徐禄便成为了李绚在东宫的内应。

    ……

    黑旗飘扬,李绚的目光望向前方,远处一百多里之外,便是昌都。

    论钦陵之前派人数次袭杀,全部都被唐古拉山和昂曲河中央的特殊地形所限制,全部击败。

    李绚的转头看向侧边的唐古拉山,心思却再度转到了长安。

    李贤私运盔甲进东宫,他自己还以为做的天衣无缝,但他根本不知道,他的举动全部都在密卫的监控当中。

    李贤的事情,不需要说的太过神秘,他是太子,又时刻被人盯着,能有的选择寥寥无几。

    之前李承乾,还有李建成,李世民,都已经给了他做了最好的典范。

    玄武门。

    相比于承天门的守卫森严,难以逾越,从东宫北门杀至玄武门,从玄武门杀入宫中,控制蓬莱殿、乾阳殿,便控制了一切。

    这一策在长安不好行,在洛阳却是方便。

    人,马,战甲,兵刃。

    李贤有右卫将军高真行的右卫部署,有东阳长公主的护卫,还有突厥人作为外应,即便有些不为人知的人手,但也无用。

    密卫已经盯死了那批战甲,只要有人接近那批战甲,不管何人,尽数杀死便可。

    至于其他,战马,兵刃,玄武门。

    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最后无非就是李贤所能选取的时机。

    李贤必有一套完整的计划。

    收拾人马,战甲兵刃不过是前提而已,他需要在皇帝和武后最放松的时候,用最果断凌厉的手段直接杀入宫中。

    这个时机把握就很重要了。

    但仔细一想就明白,这几个月时间里,真正能有的好时机不过几处而已。

    突厥人进攻边关,皇帝从洛阳初返长安,最后便是皇帝的寿辰。

    李贤还是有几分才智的。

    但突厥人进攻边关可不取,长安的突厥人又闹出的动静太大,傻子都看出他是想用前面的两手作为掩护。

    他真正的目标时机,是七月二十一日的皇帝寿辰。

    如今虽然不是五十大寿,但五十一岁寿辰,皇帝还是要过一过的。

    洛阳内外,不知道多少人会选择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