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子亲迎,百官恭候,南昌王回京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太子亲迎,百官恭候,南昌王回京 (第1/3页)

    渭水之上,官船顺风前行。

    李绚一身紫色蟒袍,站在船首,遥望长安。

    王德真这个时候从后面走上,走到李绚身侧,拱手说道:“还没有恭喜贤侄,此番回京,怕是立刻就要升授嗣王。”

    “也要恭喜叔父。”李绚稍微转身,对着王德真拱手道:“朝中消息,赵相已经递交致仕奏章,叔父回朝之后,说不得立刻就要登堂拜相了。”

    李绚说完,抬头和王德真相互对视,下一刻,两人便忍不住的同时笑了起来。

    片刻之后,王德真这才收敛笑意,摇摇头说道:“话说的轻易,但没那么容易,赵相致仕,崔相递任侍中,空出一个黄门侍郎的位置,但这个位置争抢的人也有很多。”

    李绚神色诧异,不是说这事已经板上钉钉了吗?

    “韦代价被调任汾州刺史,韦思谦升任宗正寺卿,但除了这二人,也还有魏知古、刘景先和郭待举,也一样在紧盯宰相之位,圣旨未下之前,什么变故都可能发生。”王德真神色肃重。

    韦代价之前是刑部侍郎,因为武承嗣的缘故,刘伯英继任刑部尚书,武承嗣做了礼部尚书,韦代价调任汾州刺史。

    韦思谦之前是右司郎中,调任宗正寺卿更多是看在他韦家出身的份上。

    当年裴广孝任职宗正寺卿,便是因为裴家女是李弘的太子妃。

    如今韦家女是太子妃,那么韦家人做宗正寺卿,也是合理之事。

    反正宗正寺卿这个位置,不会给李姓宗室便是。

    至于吏部侍郎魏知古,尚书左丞刘景先和尚书右丞郭待举都不是简单人物。

    说不好,这些家伙将来都会为相。

    不过就看是直任侍中中书令,还是做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区别。

    “我大唐,终究是以军功为先,叔父在军前这么久的时间,叔父为相,逻些道上下自然全部为之欢喜,若是他人,想要在叔父之前,怕是也难以服众。”李绚一句话清晰的表明了态度。

    王德真微微笑笑,然后转身看向长安方向,这才轻声说道:“贤侄所言虽然大半都对,但也有小半错差,贤侄勿要忘了,还有之前闻喜县公之事,贤侄要小心啊。”

    李绚微微一愣,要小心,怎么是他小心,不是应该王德真小心吗?

    李绚不过是等到回到长安之后,皇帝封他嗣彭王而已,这件事情不会有什么波折吧?

    还是说,他接下来要任逻些道总管之事?

    也不应该啊,除了他,整个大唐没有几个人能够压的住逻些接下来的局面,而且就算有,人家也不会愿意前往逻些任职。

    就比如薛仁贵,还有其他朝中宰相,哪怕是魏知古、刘景先和郭待举,也不愿意趟吐蕃这趟浑水……

    “绚有些明白了,多谢叔父提醒。”李绚隐约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王德真淡淡的笑笑,说道:“即便是陛下,有的时候,也是很为难的,但偏偏很少有人能够体会陛下的这种为……”

    王德真的话还没有说完,前方的河岸边上,十几匹快马已经快速而至。

    那赫然是一群千牛卫。

    很快,千牛卫已经将紧急公文送到了李绚手里。

    仅仅是看了一眼,李绚的眉头就死死的皱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了?”王德真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李绚将公文递过去,同时说道:“黔州都督谢祐死了。”

    “啊!”王德真惊讶的看了李绚一眼,随即赶紧低头去看公文。

    就见公文上首先公布的,是皇帝对曹王李明之死的处置。

    李明死,黔州都督府,黔州刺史府上下所有人等,一体免职。

    黔州刺史谢祐,妄度天机,着急罢免其一切勋爵散官,由大理寺派人押送回京,三法司论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