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武承嗣的命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武承嗣的命 (第2/3页)

却是有些无奈的轻叹一声,拱手道:“段公。”

    “来人,解锁。”李绚向后一挥手。

    随即,萧德昭,还有其他各辆囚车相继被打开车门,里面的人犯被押了下来。

    等到所有人都被送入大理寺狱,段宝玄这才叹道:“萧侍郎的运气很不好。”

    “是啊,摊上这么个儿子,连全家都被折了进去。”徐豫轻叹一声,满脸感慨。

    李绚轻轻点头。

    对于这件谋逆案,萧德昭是真的一无所知,甚至他都根本从来都没有这种心思。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他无罪。

    萧家四郎,萧灌,利用萧德昭的权势和地位,在幽燕之地,招募了大量役满士卒,之后购买军械,藏匿人员,窥伺皇帝动静。

    这一桩桩一件件,落到最后都是抄家灭族的罪过。

    最重要的,是萧灌所用的渠道,很多都是萧家在兵部的人员和势力。

    萧德昭任兵部侍郎,无疑会将相当一部分萧家子弟带入兵部,而且还有不少要职。

    更甚至于在此之前,萧家本就有不少子弟任职兵部。

    里外之下,萧家在兵部的势力极盛。

    这些人,在知情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不少都帮了萧灌的忙。

    萧德昭无论如何都是难辞其咎的。

    “根据洛阳方面查察,萧灌所用的不少钱财,其实都来自于越州。”李绚跟着叹息一声。

    就是这些钱财,补上了最后的一份证据,也彻底将萧德昭送上了绝路。

    ……

    “曹王府参军杨善归,至今未有捕获,若能抓住他,那么一切都理顺了。”段宝玄轻轻点头。

    杨善归也是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的关键人物之一。

    如果说萧德琮,是暗中协助越王谋划一切,那么杨善归,这个前曹王府参军,就是在表面积极奔走,吸引诸方目光的人。

    曹王,前监察御史周兴,布局在长安的混混,散布谣言构陷李绚,构陷武后,都是杨善归的手脚。

    “弘农杨氏,怕也是被抓了不少人吧?”李绚抬头,看向徐豫。

    徐豫点点头,说道:“杨善归本身在弘农就有不少亲近的同族,甚至就连鸿胪寺少卿杨善,也是他的堂兄弟。”

    李绚瞬间轻叹一声。

    杨善归是观王一脉,杨善,杨再思,杨执柔,这三个人也都是观王一脉,但这三个人都绝对不可能和杨善归有任何联系,甚至不可能共同图谋,但受到杨善归牵连,三人的仕途难免要更坎坷一些。

    真正倒霉的,其实是中书侍郎杨武。

    杨武任中书侍郎已有多年,但始终没有同中书门下三品,便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太过中规中矩,没有出色之处。

    如今这一下,若是牵连到杨武,他的损失更大,因为他在中书侍郎这个位置上已经有七年了。

    再有三年,按照朝制,他这个正四品上的中书侍郎,即便是不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将升任从三品的官职。

    御史大夫,国子祭酒,六寺五监长官,上州刺史,下州都督,甚至大都督府长史,也任由他挑选。

    若是此事牵连到他,他的前途就完了,甚至能保住现在中书侍郎的位置,也要感谢陛下开恩。

    不过有更大的可能,这位在中书省向来隐形的中书侍郎,会被致仕。

    ……

    “杨家倒霉,萧家岂不是更惨。”李绚站在大理寺狱门前,摇摇头,说道:“一个兵部侍郎,一个右卫中郎将,还有五个地方刺史,全部都被免职,家产被抄,萧家经过此番,怕是数十年都难以再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