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太子武后,在权力天秤的位置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太子武后,在权力天秤的位置 (第1/3页)

    “寒门崛起太难了。”李绚看着满脸惊讶的李显,摇摇头,说道:“世家,宗室,外戚,都在寒门之上,故而寒门是最好利用的,一旦发觉某个寒门人才,足够殿下用几十年。”

    “比如,左相,还有欧阳尚书?”李显有些好笑的看着李绚。

    李绚轻叹一声,缓缓点头。

    刘仁轨虽然出身尉氏刘氏,也是汉章帝刘炟之后,看起来是名门出身,但实际上自小家境贫寒,甚至多年耕读,才有后来。

    欧阳通虽然是欧阳询之子,但欧阳询过世及早,欧阳通由母亲拉扯长大。

    家境虽然不至于贫寒,但欧阳询的很多书稿手迹,几乎全部散落民间,家藏无几,后来重金买回之后,书法才有大进。

    “若是细论,臣少时又何尝不是如此。”李绚轻轻笑笑,神色平静。

    李显一愣,随即微微点头。

    “不说这些旧事。”李绚抬头,直直的看着李显,说道:“天下寒门太多,读书的人才也太多,最终能否走到最后,品行很重要,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被世家拉拢,所以殿下动手一定要早……”

    稍微停顿,李绚笑了,然后说道:“这便是科举之制,现在科举虽然每年都有,但科举录取的人数太少。”

    话题李绚说到这里就停了,里面的详细情况,还有背后的博弈,现在没必要提。

    “所以能用寒门,就不要用宗族和外戚,但宗族和外戚也必须存在,这样才能制衡寒门。”稍微停顿,李绚说道:“寒门就是一把刀,一把杀向世家的刀,这把刀自然是越锋利越好,但若这把刀有反噬的风险,那就要及时将他斩断,宗族和外戚便是折断这把刀的手。”

    李绚一句话,将所有的一切全部讲解的清清楚楚。

    李显认真的点头,这句话,太容易听进去了。

    “但宗室和外戚的手,又不能太长,不然就有夺刀之险。”稍微停顿,李绚说道:“所以宗室和外戚可用,但不能用的太久,就比如臣,蕃州一任之后,调回朝中,任个闲职便可,臣也可以好好的教导儿女。”

    “那样岂非是太屈才了。”李显赶紧摇头,他自己绝对不会那么做。

    “殿下其实还是对权力了解太少。”李绚看向李显,认真说道:“只要殿下不忘记臣,偶尔见面聊上几句,询问一些不解之处,臣届时亦能提供一些可用的浅见,臣便不算闲置,无非就是不管实事罢了。”

    对皇帝有一定影响,又不用担负责任,遭人嫉恨,遭人算计,一切便已经足够了。

    李绚十分的坦然,如果没有意外,这就是他为自己设计的未来。

    “孤明白了。”李显郑重的点头,说道:“王叔的才智,孤必定会借用一生。”

    李绚笑笑,然后继续说道:“寒门是长久之计,但宗族,外戚又是一时之选,但如何选,如何用也是关键,臣有八个字,希望殿下能够记住。”

    “王叔请讲。”

    “能远不近,能疏不亲。”李绚长叹一声,说道:“两人之间,能力相同,那么能用关系稍远一些的,不用稍近的,能用血脉疏远一些的,不用血脉亲近的,殿下应该知道臣说的是谁。”

    李显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