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和相王兄友弟恭,能有何事?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和相王兄友弟恭,能有何事? (第3/3页)

    相王府中,李旦站在中堂,对着窦思泰认真苦笑,满脸苦笑道:“舅兄勿要听信他人胡言,郑家和皇兄结亲,如何还会同时来找四郎,这种事情,四郎躲还来不及,如何会凑上去。”

    左司郎中窦思泰面无表情的点头,拱手道:“如此最好,那么窦家和郑家的事情,还请殿下不要插手。”

    “不会不会,必然不会,这本就不关孤的事情。”李旦认真拱手。

    “如此,臣便告退了。”窦思泰沉沉躬身,然后转身离开了相王府。

    李旦回身,看向站在一侧的元万顷,沉声说道:“元卿,郑家之事,不能被王妃知晓。”

    “喏!”元万顷沉沉拱手,面色凛然。

    “如今的情况如何了?”李旦走回到中堂桌案之后坐下,抬头,面色凝重的看向元万顷。

    元万顷略微沉吟,开口道:“根据刚刚传回来的消息,东宫的大部分属官都已经动了起来,或自己,或动用家族的力量,紧盯相王府的每一名属官,寻找他们曾经有过失的地方,一旦抓住机会,就会立刻弹劾。”

    “这倒没有什么。”李旦稍微松了口气,对于相王府的人,李旦一向要求严格,再加上他不是太子,也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人,往他这里塞人,别人想要抓把柄并不容易。

    抬起头,李旦感慨道:“皇兄还是体谅本王的,行事还是有规矩的。”

    李显毕竟是太子,就算是抓李旦的把柄,也不过是找人漏洞,上奏弹劾而已。

    “太子毕竟是太子,不会那么下作的,也不会用那些栽赃诬陷的手段。”元万顷安慰一声,说道:“左相,薛相,还有彭王,都是行事光明之人,挡住了他们正面的手段也就没什么了,不过……”

    “不过便是不用下作手段,左相,薛相,还有王叔的手段也依旧凌厉。”李旦转身看向皇宫方向,轻声道:“就比如王叔,让皇兄侍奉在吾皇身边,这种阳谋手段便已经超越了一切。”

    “或许彭王真的只是在效仿陛下当年侍奉先帝之举。”元万顷低声安慰,但眼底深处闪过无限凝重。

    太子在政事堂,他们可以越过政事堂直接和武后沟通,但是现在,太子却直接越过武后,直接待在了皇帝的身边。

    这才是太子的优势,而这一手,将这种优势放大到了极限。

    如果李显纠缠于和李旦的厮杀博弈,那么他等于放弃了自己最大的优势,可是现在,李显一直待在皇帝身边,那么就意味着皇帝一旦有事,太子可以第一时间即位,不会有丝毫变数。

    最关键的是,李显足够孝顺,这一点在皇帝现在,是最让人放心的。

    看清楚这一点的人,这个时候,会彻底放弃对李旦的支持。

    起码李显一日在皇帝身边,他们就不会去支持李旦。

    “其他好说。”李旦摆摆手,说道:“皇兄为人仁孝,他能够在父皇身边,也足够让本王放心。”

    “殿下!”元万顷神色凛然起来,目光直直的看向李旦。

    李旦摆摆手,说道:“这种事情,本王不这么想,其他人也会怎么想,无关紧要,眼下最重要的,是两件事情,弄清楚今日政事堂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数,还有就是郑家的那封信。”

    郑家愿意说服崔知温,除了本身就有意图以外,关键是李旦送过那封婚约。

    元万顷躬身道:“臣试图拿回来过,但同安太夫人藏的很紧,臣相信其他人也没那么容易拿到。”

    “如此最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