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两边对峙成僵局

    第十二章 两边对峙成僵局 (第2/3页)

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深得民心。

    而赵云是有光复汉室的怀的,他自始至终,都是奔着这个目标的。

    换言之,他真正想追随的,是刘虞。

    然而几个月前,却发生了让赵云极为心灰意冷的事情。

    刘虞和公孙瓒相攻,兵败被杀。

    此时赵云担任刘备属下的主骑郎,也算是公孙瓒拉拢刘备的手段,但赵云却已心生去意,所以赵云准备以兄丧之借口,离开公孙瓒,去投靠能兴复汉室的仁义主公。

    实际上,此时的刘备对光复汉室之事态度还很模糊,此时士人眼中的大汉忠臣,曹操因为加入过反董联军,甚至还要排在刘备前面。

    直到七年之后,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专权独断,赵云才投靠刘备,将毕生奉献给光复汉室的伐魏大业。

    此时的刘备,正在寻找自己的一块地盘,去徐州相助陶谦去了,公孙瓒怕是看出了刘备自立的苗头,却让赵云领兵攻打北新城,也是对赵云的一个试探。

    然而袁熙城头上的一句话,却触动了赵云。

    刘虞泉下有知,该当如何?

    自己襄助公孙瓒,是不是助纣为虐?

    匈奴劫掠,荼毒汉家子民,要不要出手?

    所以赵云冒着被军法处置的危险,竟是答应了这个颇为荒唐的赌约。

    如今赵云听到麴义的话,当下转过头去,他倒要看看,这个袁熙,到底是沽名钓誉,还是真的心口如一!

    如果对方真的有施行仁义的想法,便不会让骑军冲击汉家儿女。

    但若不如此做,他不仅要承受手下士兵大量伤亡的风险,还要承受和赵云赌约失败的结果。

    他会如何选择?

    要知道,刘虞攻伐公孙瓒时,就是因为过于仁义到迂腐,竟说出了“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导致手下兵士束手束脚,被公孙瓒找到机会反攻,从而兵败被杀。

    在这乱世之中,过于仁义,或过于残暴,都不是保身之道,如今这谷口的情势,就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换了赵云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袁熙不知道赵云关注着自己,他盯着远处的谷口,沉思了一会,说道:“不能就这么冲进去。”

    赵云在远处听了,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袁熙的想法很简单,真要这么做,传了出去,他的名声就坏了。

    此世名声极为有用,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