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多谢曹公

    第二百八十三章 多谢曹公 (第2/3页)

    少年接过刀,脸现喜色,用力点了点头。

    郭嘉见袁熙送一家离开,这才放下车帘,他怀里的美姬道:“主人为何不下去?”

    郭嘉微微一笑:“使君做得很好,何须我再出面。”

    他心道袁熙做事越发滴水不漏了,惩戒军士整顿了军纪,割发安抚震慑了众人,最后赠刀给少年,却是保护了对方一家。

    不管袁熙心里真实想法如何,这表现已经相当可圈可点,算是有了主公的样子了。

    等袁熙上了马车,队伍继续行军,一众兵士一边走,一边嘀咕起来。

    “使君也太狠了,士族割发,闻所未闻啊。”

    “咱们以后得小心点了,免得触怒了使君。”

    “就是,在使君手下当兵,有地有粮,过得比先前好太多,要是犯错被打为贱籍,什么都没了,还要牵连家人!”

    众人深以为然,有人悄声道:“你说使君德行如此高尚,是不是真如传言所说,是天上真人下凡?”

    众人纷纷点头,齐声赞同,“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

    马车里面,甄宓仔细帮袁熙将头发攒起,扣上发冠,然后插入发簪固定。

    她心疼地看着袁熙缺了一大片的头发,想要开口,却是说不出话来。

    吴夫人心里确是十分感慨,袁熙和自己儿子孙策,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两人的做事风格对比极为鲜明。

    孙策简直和孙坚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为人豪放爽朗,极富个人魅力,是这个时代游侠儿的典范,由此在江东招揽了一大批意气相投之士。

    可以说,孙策这种行事才是士族的风范,从袁绍到袁术,从孙坚到曹操,年轻时莫不飞鹰走狗,呼朋唤友,谓之风骨。

    平心而论,吴夫人是不太喜欢这种做派的,她也曾劝谏孙策,既然胸怀大志,便要早日成熟起来,那些诸侯到了建立功业业时,不还是要重视名声?

    孙策却不怎么听到耳里,依旧我行我素,让吴夫人也颇为无奈。

    而相比之下,袁熙则是极为内敛沉静,所做所为皆是深思熟虑,少年老成,具有这个年纪士子身上极为稀少的自律,在这点上,倒如同孙策父辈一样。

    就像是……背负着某些沉重的东西。

    吴夫人心道也不知道袁熙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也许是遭遇也不少事情,才造就了如今的他吧?

    关键让吴夫人极其羞耻的是,自己和其有说不清楚的关系,甚至连孩子都有了!

    吴夫人不由想起那晚的情形,也许是醉酒的缘故,袁熙一反常态地霸道,表现得和平日极为不同,这是酒后乱性,还是释放出了被压抑的天性?

    吴夫人脸上越发滚烫,不由夹紧了双腿,暗骂自己不要脸,袁熙固然可能是原形毕露,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想到自己最后表现的如此不堪,吴夫人如坐针毡,心道自己喜欢被那样对待,这岂不是更加不正常?

    甄宓若有所感,向吴夫人瞥了一眼,吴夫人顿时吓得不敢动了。

    袁熙却发现吴夫人脸色不自然,出声道:“夫人是不是马车坐久了,身体不适?”

    “要不要找元化先生看看?”

    吴夫人忙道:“妾身没事,公子勿忧。”

    甄宓听了说道:“还是看看吧,夫人怀了夫君孩子,这长途跋涉,万一动了胎气怎么办?”

    甄宓不提这个还好,吴夫人更觉手脚无处安放,她不由双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