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心思活络

    第七百三十二章 心思活络 (第1/3页)

    贾诩听了诸葛亮的话,颇为不屑道:“不知孔明有何高见?”

    他有些不高兴,对方急匆匆来拜访,自己还以为其有什么要事,结果对方上来就毫不客气的说要劝谏,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没数吗?

    诸葛亮看出贾诩神色不耐,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亮听闻宛城已经投靠了曹操,猜测其中十有八九是府君的主意。”

    “亮今欲一谏,是为肺腑之言。”

    “曹孟德此人,并不可信。”

    “其祖父曹腾,奸佞妄言,谗起桓灵,发党锢之祸,皆是其始作俑者。”

    “曹操自起兵以来,更是行事不择手段,虽收黄巾之兵,却不加约束,反而变本加厉,多有屠城之举,天下切齿痛恨。”

    “其更是挟持天子,妄杀大臣,府君劝将军投奔此人,乃是为虎作伥,可知受天下非议邪?”

    贾诩见诸葛亮如此说,心头微微有些不快,毕竟他已经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又成名日久,曾身居高位,如今却被一个年轻人如此指摘,冷冷道:“竖子有几斤几两,安敢妄言天下大事!”

    “如今大势所趋,君子顺时而动,不懂明哲保身之策,时时死于非命,生死尚不操于己手,有何资格谈论其他?”

    “汝少不更事,不知此世求生艰难,我也不可你计较,可速速退下!”

    诸葛亮听了,忍不住反驳道:“亮曾随叔父从琅琊逃至豫章,千里之路所见所闻,虽未足够,但也并不是一无所得。”

    “战乱之下,百姓颠沛流离,饥馑丧病,号哭之声于野不绝,其惨象令人不忍卒睹。”

    “府君说的没错,如今天下之人,生死不操于己手,但其之生死操于谁手?”

    “造成如今乱局的,又是谁人?”

    “吾等士人尚且每日战战兢兢,天下百姓过得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如此乱世,当尽快终结,但同是终结乱世,也有不同。”

    “曹操下城必屠,兵锋所过之处哀鸿遍野,在先生建言之下,将军投靠曹操,今后又会给天下造成多大的灾祸?”

    贾诩见诸葛亮出口成章,颇为惊讶,但心中更是不快,冷笑道:“你也知其下城必屠,所以还不了解老夫的苦心?”

    “若其攻下宛城,城内有几人能活,你还能如此站在我面前说话?”

    诸葛亮沉声道:“曹军攻打琅琊时,其先前已经屠过一次徐州。”

    “第二次攻打徐州,虽然中途罢兵,但屠杀更甚,尸横遍野,泗水为之断流,恶臭之气冲天,人烟断绝数百里。”

    “即使如此,琅琊诸城还是竭力抵抗,先生难道不知为何吗?”

    “因为被打下来后,便全家世代屯田,生不如死,和奴隶无异。”

    “如今宛城虽然并未如此,只因为其图谋荆州,暂时安抚人心而已,将来如何,府君可知?”

    “府君不闻兖州豫州百姓如今生活之苦邪?”

    “亮妄自揣测,先生以宛城为礼,换的是自己一人的平安吧?”

    “长安雒阳的百姓,今日安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