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谗臣

    39谗臣 (第1/3页)

    随着表哥的话,舅舅变得有些失神,张府的小屋是那么的精致,一撇一幕都是曾经张家的样子。

    舅舅的思绪慢慢的回到了当初,

    那时候的张家,簪缨门第皆是风流俊杰,钟鼎之家也过的火火热热。

    上上下下三百余口,一片朱紫贵尽是读书,父子十州牧,兄弟九刺史。

    老太爷过寿之日,朝政都得停摆。好一派望族之气。家中之人皆拿唐朝的五姓七望来类比。

    自以为张家将又会是一个千年的世家。

    可是一朝风来,又如何呢?还不是树倒猢狲散!

    想到这个,舅舅端起了茶碗,冲着表哥道。

    “还真!我曾经教导过你,从对错看事情,往往事与愿违,但从利益去看事情,却总能看透本质。你忘了?”

    “还真”是表哥的字,孙原,孙还(huan)真。

    而骤然听到舅舅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表哥还真不知道舅舅想说什么。

    可能让舅舅这么布局的也就那么一点事了。

    “干嘛?去年的科举,太上皇与皇帝斗法,大臣们暗地结营,弄出个舞弊大案,好好的科举弄的无眼长期。”

    他是进士出身,最见不得的就是在这文坛盛世上动手脚了,因此不希望舅舅也牵扯进去。小心的提醒道。

    “今年的恩科,可是太上皇整寿的恩科,舅舅莫要自误啊!”

    他是皇帝近臣,知道的可要比舅舅多,能让舅舅下心思的也就这事了。

    而张湖却不以为然。

    太上皇的恩科又如何?

    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科举不还是被搅合的乱七八糟。太上皇交给百官主持的恩科又多了什么啊?

    “呵呵,是啊,皇帝和太上皇斗了一气,谁也没捞到好处,反而丢了这主持科举的权利,让大臣们借机重新掌握了选士的途径,我就不信皇帝能咽下这口气!”

    孙还真稍稍的琢磨了一下,这谁掌握了安排当官的权利,谁就掌握了百官;而当官的途径就那么几条。

    科举,勋授,恩赐,还有就是吏转官了。

    不过这吏转官是一条狭窄的通道,不苦个十多年是没那个机会的,而吏转官最高也不过做到七品下,实在不值得一提。

    丢了一条路的皇帝,肯定不会罢休了,于是孙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