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商君书

    杂谈:商君书 (第2/3页)

 如果统治者变得善良,那么百姓就会变得邪恶。

    如果统治者就变得邪恶了,那么百姓就会变得善良。

    那怎么达到这个效果呢?

    具体的做法就是重刑轻赏。

    治理国家不像是治理公司一样,虽然都是与人相关的,但是归根结底,他们的性质不同。

    奖赏变少了,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当他们的精力都放在为数不多的奖赏上时,统治阶层自然就高高在上了。

    封建主义邪恶的根源是在哪里?

    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你随便翻翻商君书或许就能明白了。

    在书中记载,国以善民之间,民者必乱之孝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至至强。这句话挺好理解的。

    如果国家用善良的人治理奸诈的人,那么这就自取灭亡。

    如果国家是用奸诈的人来治理善良的人,那么就会越来越强。

    可能我们现在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古代王朝之中,向来都是奸臣多,忠臣少,奸臣的权力大,忠臣的权力小,这就是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法。

    再看下句,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百姓越弱,国家越强,百姓越强,国家就越弱。

    所以,治理国家真正的手段就只有一条,弱民。

    要想办法让百姓越来越弱。

    很多人不知道弱民到底是什么,所以接下来还有乳则贵,举弱则尊,官,贫则重上。

    什么是百姓呢?

    你越侮辱他,他就越看重权力,你越让他弱小,他就越尊重官员,你越让他贫困,他就越看重奖赏。

    所以商鞅认为,真正强大的组织架构应该是这样的,统治者不讲情面专用法律,然后让奸诈的人掌管着大权,奸诈的人会徇私枉法。

    所以,人民会受到压迫,人民受到压迫就会越来越弱小。

    但是在这其中要注意两点,这样一个恶化的社会现状,一定会引起人民的反抗。

    所以第一点就是让人民越来越弱小,怎么让他越来越弱小呢?无非就是剥夺他们应有的东西,或者是让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少。

    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没有办法生长了,而国家反而会越来越强盛。

    第二点就是不能没有希望要有奖赏,要让他们可以逆袭,奖赏要少让他们争得头破血流。

    所以你认为商鞅的结局是不是应得的?

    但是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这套三观极其扭曲的理论,竟然还真的就帮助秦国变成了秦朝。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是有点不明白商君书的思想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秦国当时的现状。

    在秦国的这场变法之中,可以说是除了皇帝,所有人都是输家。

    我们挨个来看。

    对于贵族来说,取消了世袭制,他们原有的土地不被承认,开始以军功论决。

    军功论决的意思就是说,谁在战场上立功多,那么谁就越容易大富大贵。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挺合理的,这不挺公平的吗?

    是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做法是公平的,那么你就已经沦为变法的奴隶了。

    以军功论决的目的不是为了公平,而是给百姓一条可以逆袭的道路,以免你太过于绝望,失去了奋斗的意义。

    如果你不信,我们再来看看百姓。

    商鞅变法对百姓来说,虽然可以取得田地,但是你种了田你就不能走了,必须一直种下去给皇帝来交税,甚至是实行连坐制度,实行父子分家,分散民众所有的亲族关系。

    行众赏清各种严重的刑罚制度,让民众苦不堪言。在当时的百姓几乎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在和平年代就拼命的种田,为国家提供粮食提供多了,还没说你要提供少了,就要接受酷刑。

    这也就导致秦朝的百姓开始渴望战争,因为在秦朝获取爵位的唯一渠道就是军功,而战争也是商鞅留给当时民众仅有的上升空间。

    所以秦国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军功论决并没有被后世的国家所汲取,因为这是一条祸根。

    在和平年代的时候,百姓没有上升空间。

    所以秦国的百姓非常渴望战争,甚至到了后期,每次社会矛盾激烈的时候,都要通过战争去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