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商君书

    杂谈:商君书 (第3/3页)

    他们渴望去打一场仗。

    我们最后再总结一下,在商君书中认为秦国的强大一共走了五步。

    第一步叫做渔民,首先统一他们的思想。

    然后是弱民想办法夺取他们应得的,或者是让他们得到的越来越少。

    第三步叫平民,让他们不停的折腾。

    比如说想办法把富的给搞穷了,然后再把几个穷的给搞富了,让他们的眼里只有穷富,当然也不一定是在金钱上,归根结底就是不停的折腾他们。

    第四步叫鲁民想办法让他们失去自尊,终日活在恐惧之中。

    最后一步叫做平民,这也是点睛之笔。

    除去他们生活必需的钱财之外,要剥夺他们手里的余钱,让他们没有能力,没有想法,只能接受天命。

    所以人穷则志短。这就是封建主义的精髓之所在。

    商君书是古代第一禁书,没有之一,这本书也绝对不能在封建主义时代穿越,因为每次穿越肯定会引起战争。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商鞅三见秦王(秦孝公),提出三种君王之道,即帝道、王道、霸道。

    秦孝公对于霸道颇为赞赏,随即采纳霸道之帝王术,随后几代一代比一代霸道,到始皇嬴政,更是冠绝古今!

    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秦国六代君王的砥砺治国,终始九州归位,天下一统!

    秦一统,除了几位励精图治的君王,还有一大批才情绝世的能臣,如白起、蒙括、王翦父子、李斯、吕不韦、甘罗、商鞅等等。

    而商鞅的变法是强秦的根基,是秦国从弱秦走向强秦的基石。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年),复姓公孙,名鞅。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著有《商君书》,但《商君书》之作者,历来多有不同之言,这里就以商鞅著之。

    在《商君书》弱民篇中,有“驭民五术”

    总结起来就是。

    法家商鞅《商君书》主要给君主,提供了5大专制社会核心秘诀。

    第一,弱民:以弱杀强,以奸驭良,杀豪俊、强民。

    第二,愚民:统一思想,只给一种思想。

    第三,贫民:剥夺民财民产,使之依附国家。

    第四,辱民:实行对人民不利的政策,让人民缺乏安全感。

    最后是战杀强民,通过灾难、人祸、战争借敌杀强。

    1.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

    把强民与良民消灭了,国家就强大了。

    包括杀豪俊,用奸做领导、村长等等。

    2.实行一教,统一思想,进行思想控制。

    愚民不是不教育

    而是只给一种思想教育,其他都是邪恶异端。

    只要洗脑洗的好,没有稳定不了的政权。

    3.剥夺个人资产,造成一个无资产、无恒心的社会。

    让人失去安全感,必须依附国家。

    比如限制各种人的资本,演说的、思想的、勇敢的、全部剥夺禁止。

    4.辱民、贫民、弱民,利于统治。侮辱人民,使人民贫穷,使他弱。辱则贵之,弱则尊官。贫则重赏,重刑轻赏。

    国家要实行老百姓讨厌的政策,要制订老百姓不喜欢的政策。

    对民不利,民就弱,国家就强。

    要是强民还是消灭不了,怎么办?

    5.杀,发动战争、人祸、灾难,外杀强敌,内杀强民。

    通过对外战争,杀别国,通过人造灾难,杀强民。

    人祸、灾难、战争能杀人,更能自杀强民。

    秦制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极大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从长期看无异于慢性毒药,2000多年的王朝兴衰和治乱循环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因此后世的君主往往杂糅孔孟之道和黄老之术,以抵消商君书的负面影响,但始终没有改变法家为主的本质。按照商君书构建的国家,即便战胜所有的敌人,人民也绝不会幸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