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葫芦口之战

    第四十七章 葫芦口之战 (第2/3页)

异常残酷,情况万分危急。他虽贵为王爷,却手无缚鸡之力,任何一名敌军士兵,都可以要了他的性命。好在有张正、蔡虎守在他的左右,他二人身体强健、武艺高强,一般的敌军士兵,十个八个近不了身,当可确保他无虞。

    李智云一边观察着惊心动魄的战场,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得赶快把手枪制造出来,否则,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毫无自保之力,只能成为别人的累赘。

    残酷的肉搏战进行了约摸一盏茶的工夫,陆续有士兵从山谷中跑了出来。他们出来后,立刻加入了战斗。随着大批有生力量的加入,两边的防线最终都稳固了下来。

    四哥是随着最后一批士兵跑出来的。他一见李智云便叫道:“五弟,幸亏你没进去,否则,咱兄弟俩今天就折在这里了!”

    李智云没有吱声,而是向两旁的山坡上看去。敌军因为没能夺取谷口,已经开始撤退了。

    葫芦口一战,四哥带来的一万多兵马,折损过半,已经无力再战了。他跟李智云商量后,决定带领人马撤回晋阳。

    李智云和四哥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到晋阳后,重新整顿兵马,准备迎接宋金刚对晋阳的进攻。但是,宋金刚获胜后,并没有乘胜追击攻击晋阳。因为,阿爸听说四哥吃了败仗后,派出了右武卫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带领一支军队前来迎战宋金刚。

    刘武周给宋金刚补充了部分兵马。这一次,宋金刚没有再固守介休城,而是主动出击。他留下两千人马守卫介休,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去迎战姜宝谊和李仲文。

    五月的晋中大地,骄阳似火,花香馥郁。田里的麦子已经开始抽穗了,一阵阵清风吹来,卷起了一层层绿色的波浪。麦田旁的官道上,缓慢地行走着一支军队。这支队伍人数众多,拖了十几里长不见其尾。队伍的最前面,两匹高头大马上,坐着两位身穿甲胄的将领。左边那位身材粗壮,皮肤黧黑,一脸络腮胡子,此人便是右武卫将军姜宝谊。右边那位身材修长,面皮白皙,留着一缕短须,他就是行军总管李仲文。

    姜宝谊是跟从阿爸晋阳起兵的将领之一,据说他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姜维的裔孙,也不知是真是假。这次出征,他是主将。至于他旁边的那位副将李仲文,倒可以好好地说道说道。

    隋朝末年,有个叫李密的人,此君不是在造反,就是在谋划造反。李密成了瓦岗军的带头大哥,把隋朝搞得天翻地覆。古代的时候,谋反是十恶不赦大罪的第一条,要被诛灭九族。李密是反贼的头目,隋朝官军自然要抓捕他的亲属。

    李仲文是李密的从父(古代读书人把父亲的兄弟称为从父),自然要遭到官军的追捕。李仲文出身高贵,他的爷爷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他本来有大好的前程,结果却被倒霉的侄子李密连累,成了朝廷的通缉犯。李仲文不甘心坐以待毙,就散尽家财,招募了一支军队自保。他的队伍在关中地区以打家劫舍为生,倒也混得风生水起。

    李仲文被隋朝官军围剿,另一股盗匪武装何潘仁与他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