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我自岿然不动

    七十一、我自岿然不动 (第3/3页)

,伙同洪州反贼,献城给蔡勤。

    不少江州官吏,皆能感受到两位主官的矛盾公开化。

    欧阳戎不卑不亢。

    继续稳固浔阳城防,与浔阳渡对过往船只的检查力度。

    这一日,叶薇睐忽然告诉欧阳戎,贞光街道的墙头换了花盆。

    秦恒有事求见。

    云水阁三楼包厢内。

    欧阳戎与秦恒再度见面。

    气氛沉默。

    二人对视。

    蔡勤与李正炎之事,几乎已经宣告那位水波逐流的苏校尉无可挽回。

    秦恒看了眼欧阳戎,眼底有些愧疚。

    “听说王冷然在排挤欧阳长史,加大力度监视浔阳王府。”

    他忽然开口。

    “还行。”欧阳戎笑了下,作轻松态摆手:“秦将军无需忧虑。”

    “现在折冲府只有五百将士,末将最近能感到,王冷然对折冲府的把控更严了,在浔阳王府那边的驻兵也愈发严备……”

    “秦将军勿多想。”

    “这枚令牌,长史拿着。”

    秦恒突然从怀里取出某枚令牌,递给欧阳戎。

    接过私人令牌,欧阳戎好奇:“这是……”

    秦恒不动声色:“折冲府中有些末将的士卒,见令牌如见末将。另外,王冷然其实并不知道末将与长史熟悉。”

    欧阳戎沉默,少顷,垂目问:

    “秦将军听到什么风声了?”

    秦恒摇头,叹气道:“没有,但是就是不踏实……以防万一。”

    欧阳戎犹豫了下,点头。

    二人离别前,他又叮嘱:“有事,随时联系。”

    “好。”

    秦恒谨慎离去。

    欧阳戎独坐包厢中,倒茶独饮了一会儿。

    目光落在手边铜质小令牌上。

    少顷,欧阳戎的身影消失在云水阁三楼。

    收走了令牌。

    往后几日。

    王冷然的打压愈发严重,他以江州主官身份,潜移默化的指挥,将欧阳戎逐渐边缘化。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这日洪州方向忽然有一道军情来报。

    响应了桂州李正炎匡复大旗的蔡勤军,也不等与北上的李正炎兵马汇合,直接离开了洪州城。

    蔡勤、朱凌虚等人正率兵朝江州赶来,水陆两路,兵锋直指浔阳城。

    而朝廷大军还在从扬州赶来的路上,还有近一旬路程。

    江州的局势,瞬间紧张起来。

    王冷然也不装了,顿时加大对江州大堂的干预插手。

    开始明着“防备”可能通敌的欧阳戎。

    例如稳固城防、检查浔阳渡、还有横江铁链等此前欧阳戎筹备操心之事,

    全被王冷然利用身份,走程序的粗暴拿走。

    几近架空欧阳戎。

    一同被排挤的还有燕六郎。

    也是到了这时,一州刺史的独断权力,在众人面前彻底展现。

    而且,似是看出了他与浔阳王府眼下被朝廷怀疑的处境,

    不少此前还隐隐对欧阳戎示好的嗅觉敏锐的江州官吏,纷纷不动声色的远离。

    某种世态炎凉,欧阳戎这次倒是体会了遍。

    不过就像燕六郎恨恨不平说的,

    大敌当前下,江州大堂依旧内讧,才是真正令人寒心之事。

    但即使被如此不信任,欧阳戎依旧泰然自若。

    每日按时前往江州大堂,在空荡荡的正堂坐下办公。

    手边有什么事,他就干什么事,哪怕只是闲坐,看前方战报,蔡勤军又靠近浔阳城多少。

    有何意见,写下来,交给王冷然,哪怕后者一脸戒备与不耐烦。

    对此,谢令姜的愤愤不平,自不必说,还有离闲一家人,亦是为他担忧,内疚说拖累了他。

    但却被欧阳戎反过头来安慰,他平静道出三句:

    人家要打倒你,不论怎么打,伱自己不要倒。

    人家赶你,不管怎样赶,自己不要走。

    人家整你,不管怎样整,自己不要死。

    离闲、谢令姜等人若有所思。

    离裹儿起身,给我自岿然不动的某人又默默倒了一杯茶。

    这回七分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