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四章,袁道人论道

    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四章,袁道人论道 (第2/3页)

后疑惑问:“小师弟呢?”

    袁道人找个草蒲团盘坐,摆了摆手:“修炼太投入一时忘了时辰。小师弟这时候差不多在路上吧!”

    第五道人崔成江毫不客气的拆穿道:“小师弟又下山去了,听说不放行还差点儿动手打人。”

    首位的掌门嘴角抽了抽,暗悔不该提这事儿,尴尬的咳嗽:“小师弟终究也年轻,跟我们几个老家伙上山清修肯定呆不惯,偶尔下山贪恋红尘正是他这个年龄该有的反应。”

    第三道人也帮腔:“如果这朝廷要我派表态,或者派人下山协助剿.匪,要老道看就安排小师弟下山历练历练性子才好。”

    还没等掌门反应,袁道人先否决:“小师弟太年轻,又未经历人世,贸然下山肯定不妥当。”

    五道人反驳:“老道几个谁人不是十来岁游历江湖?难不成让小师弟在山上待一辈子?即便他最后成为了第二个李天人,一生没经历过俗世洗涤,最后的道又怎能顿悟?别忘了他也是老道的小师弟,只是关爱的方式不对而已,你跟掌门喜欢娇惯,而我跟三道人喜欢严厉鞭策。”

    这话一出,让袁道人跟掌门语塞的陷入沉思。

    第三道人连忙打岔:“咱们聊的啥?不是应该讨论朝廷的对策吗?”

    首位的掌门会心一笑,正式说道:“躲肯定是不行,朝廷无外乎要个态度,我派如实接待就是,不卑不亢,不争不评。”

    随后掌门又补充:“如果真是寻人下山破局,就依五道人说的,让小师弟下山吧,虽然早了几年,也不是太早,人生嘛,何处不是修行?小修为家安身立命,大修为国心怀天下。他的道由他自己去悟吧,省的一天在山门上蹿下跳。”

    ……

    良久之后;有了掌门明确答案,其余四位道人心中了然,而后各自散去。

    。

    夕阳斜洒,这位不知情的小师弟在余晖中拎着打焉儿的菌菇晃晃悠悠回山门,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漂亮的脸蛋借着夕阳侧望巍峨清都殿:“山上几个家伙不会又在设法约束小道吧?”

    进了山门他一屁股坐在门槛,让守山门的道士将一篮子焉巴巴的松菇拿去增添一道汤菜。

    可把几个道士感动坏了,原来小师叔下山是寻找晚膳伙食去了。

    “师侄代表山门上下后辈感谢小师叔。”

    “小师叔,受师侄一拜。”

    “小师叔每年都为晚辈们捡拾菌菇改善伙食,早晨师侄阻拦师叔有罪。”

    小师叔被几个大龄师侄轮番感谢,这才好不容易回到后山第六峰,在袁道人的道观内他神秘兮兮从道袍取出松菇,又取出猪蹄,最后还在腰间拿出烧酒。

    馋的袁道人直咽口水,松菇他拿窗口风干,待有空了抓些山雀野鸡炖煮,又是一道美食。

    两人在道观微亮烛光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