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鹿鸣宴

    第二十五章 鹿鸣宴 (第1/3页)

    话说这边当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中举的生员中,老中青三代都有,其中不时可见白发苍苍的老者。当然,没有考中的人中,祖孙三代都没有考中的也不少。当然传说中的范进中举的场景到是没有上演,可能这一批人心里素质比较过硬。

    发榜的次日,吴韵林惊奇的发现鹿鸣宴跟前世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截然不同的是贵阳贡院人山人海正副考官、监临、学使、内外提调等官员在贡院至公堂依次入座,“而闲人闯入观榜者更不能以数计,堂之上下几无容足之地”。据说这是贵州的旧习,好不热闹。

    到了第二日午时,两名书院教谕才到府衙后院,请两位主考到前面赴宴。

    两人到了前堂,应试中举的三十八名举子全部到齐,这些新晋举子正在跟内外帘官打招呼(贵州历来录取份额较少)。

    随着“两位到”的传报,所有新晋举子都把目光向大门口凝聚,一众人自觉地排队,陆续上前给主考官行礼,口称“座师”。

    当上乡试主考官,主考官等于是这些新晋举子的“伯乐”。

    无论名次好坏,只要中了举便晋身士族阶层,可以参加来年的会试,又或者在衙门为官。最重要的是,以后自家的田地不用交税了,很多士绅会主动把土地挂到他们名下,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

    但想真正过上好日子,还是要考取进士。

    因为到了清末,举人已经不那么值钱了,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之人,只是把举人当作参加会试的通行证。

    鹿鸣宴上,除了宴请喝酒外,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个是吟唱《诗经》中的鹿鸣篇,再就是跳魁星舞。

    随着管弦响起,摇头晃脑大声朗诵,众举子纷纷应和。等诵完,与宴中人包括主考官在内,均举杯共饮。

    饮完一杯,在请来的教坊司乐师的鼓点中,众举子纷纷离席,进入场地中央,开始跳魁星舞。

    魁星舞是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