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往事(3)

    第23章 往事(3) (第2/3页)

    “他小时候,具体是在哪里的农村生活?”小王又问。

    章静摇头,说不知道。

    “那几个欺负他的孩子,他有没有说叫什么名字?”彭杰问。

    章静仍是摇头,说不清楚。

    “您接着说。”彭杰说。

    “他在念初中,大概十四五岁的时候,有人欠了他母亲的钱不还。有一天,他母亲送他回寄宿学校读书的时候,路上碰到了欠钱的人,他母亲和对方交涉,反而被推倒在地。那孩子当时什么也没干,把母亲扶起来之后就要她先去医院看看,他自己一个人能去学校。他母亲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尾随欠钱的人,知道了那人的家庭住址。”

    “然后,他去买了一桶汽油,敲开了那人的家门,将汽油泼在了他们家,一手举着打火机,要那人去把钱还给他母亲,并从他母亲那里拿欠条过来给他看。那人说只要他敢放火就报警,他说自己还没满十八岁,就算警察抓了他也不会关很久,他出来还会继续这样干,直到对方还钱为止。后来,那人只能按他说的办。事后,他打了电话回家,他母亲在电话里的语气很高兴,他也就确定了那人确实还了钱,而不是临时写了一张假欠条来骗他。”

    上个世纪末的社会治安和法治环境,远远不能同今日相提并论。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当中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改编成了电影,以及从香港流入的古惑仔系列影片,让许多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年轻人,开始迷恋起打打杀杀的生活。而这一点也并非空口无凭,当年一位记者进行了一项专项调查,在监狱当中,去采访那些服刑的犯人,而他们的犯罪原因,绝大多数居然都是因为看了古惑仔的电影,向往那种快意恩仇的生活。

    章静说的关于王安的这件事,不过是当时社会背景的一个小缩影而已。仗势欺人、欠钱不还,街头混混横行,杀人放火抢劫,共和国许多的大案要案,就是发生在那个时期。

    二人一边做笔录,一边聚精会神的听着。

    “有一回,他母亲生病,发高烧,一个人躺在床上。这孩子是单亲家庭,没有父亲,所以他母亲生病的时候,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当天,他向老师请假,说要回家照顾母亲几天。老师也很感动,一边宽慰他,一边要他第二天早上再回,因为当时是晚上,没有车,东阳三中距离堰城市区有几十公里。结果,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了一辆自行车,踩了一宿,从东阳三中踩回了堰城。”

    章静谈起王安的种种往事,眼里泛着光。

    二人原本听说王安“聪明”“发起脾气来吓人,会吃人”,一度认为他有可能就是李海东,但是听到这里,对这种可能性又产生了怀疑。一个“大孝子”,怎么会干出那种人神共愤的事?

    “现在想想,有可能是这孩子小时候没有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