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案中案(36)

    第70章案中案(36) (第1/3页)

    「也谈不上不正常。他当天就是心情很不好,一路上醉醺醺地和我说了很多。我最初还以为他在那个地方触景生情,想念父母了。实际上,他却一路上都在说他老兄。」张培说。

    「你仔细想想,他当天都说了什么,把你能想到的都说出来。」马弘文说。

    回忆片刻后,张培继续说道:「他说的很凌乱,但从他说的来看,他对自己的兄长,不仅仅是尊重,甚至还有盲目崇拜。」

    「王元鹅的哥哥叫王乾山。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王乾山在2001年抛妻弃子,和一个女网友私奔,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出现。这样的人,王元鹅很崇拜?」马弘文插了一句。

    张培将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说:

    「对于自己的家人,不少人总有无限的宽容。这种在旁人看来私德恶劣的行径,在王元鹅看来却无关痛痒。更何况,王元鹅对王乾山的崇拜,应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树立起来了,可谓根深蒂固,甚至到了凡事都把兄长放在第一位的地步。」

    「所以,王乾山抛妻弃子的行为,丝毫没有影响到王元鹅对兄长的崇拜。他甚至将这一结果,归咎于自己的嫂子不够优秀,做得不够好,配不上自己的兄长。」

    「但他很看重自己的侄儿侄女。在他眼里,侄儿侄女和他才是一家人,是他们家的血脉传承,他嫂子就是个外人。」

    「王乾山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王元鹅对他的崇拜到了几乎盲目的地步?」马弘文问。

    「王乾山有先天性残疾,自幼左腿发育不全,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生活不便。他们的父母忙于自家的中医诊所,都无暇照顾王乾山。因此,王乾山在小时候的日常生活,几乎都由王元鹅照料。」

    「也正因为这样,对于王乾山的过人之处,王元鹅的理解要更加深刻。」

    「王乾山自学中医,自学《周易》,对于《周易》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当时甚至还有不少的追随者,连堰城大学文学院的教授都将他奉为座上宾。」

    「我对《周易》也略懂一二。当时王元鹅说起这些的时候,我还当他酒喝多了在吹牛皮,就随口问了他几句,没想到他信口捏来,却引经据典,回答也切中要害,十分深入。他对《周易》的了解和理解应该来源于王乾山。由此可见,他对王乾山的描述应该没有夸大。」

    马弘文忍不住问道:「你问了他什么?」

    很快,他就后悔自己多嘴了。

    张培精神一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随口问他,《周易》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他如果说《周易》是用来占卜的,那和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说,《周易》就是中国古人的《相对论》或《量子力学》。现代人掌握《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后,就可以根据现有的数据信息,预测宇宙、天体未来的趋势。」

    「在古人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