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千丝万缕(53)

    第152章千丝万缕(53) (第2/3页)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问题在于,证据呢?

    要证明这个逻辑推论成立,首先还得证明刘文佩并非张小君所害,也就是说,还是得找出关键证据,或弄清关键环节,即章保贵是怎样知道张小君已经死亡,继而想到了这个「瞒天过海、移花接木」的办法。

    但要弄清这个关键环节,其实也不难。换言之,章保贵要获知张小君已经死亡的消息,在理论上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章保贵被关进看守所,从张小君死亡,到章保贵第二次被提审,这中间也就一个夜晚再加半个白天的时间。

    我们只需要搞清楚这段时间内,章保贵和哪些人有过接触,和什么人说过话,就肯定能找出蛛丝马迹。章保贵不可能随口将杀人的罪名安在另一个活人身上,肯定

    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张小君已经死亡,才会这么干。看書菈

    在这段时间内,章保贵的亲朋好友没人来探视过他,也没法通过手机、网络和外界联系,或浏览网络新闻。但他有过一次于中午饭后的放风时间。作为被单独关押的重刑犯,只有在放风时间才能有机会和其他犯人接触。

    如果章保贵知道了张小君已经死亡,那就只可能是通过别的犯人获知这一信息。要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的办法很简单,只需要通过监控视频查看在放风期间,章保贵和哪个犯人有过接触、交谈;或者查一查在张小君死亡后,到第二天中午放风这段时间内,有哪个犯人恰巧进了看守所,并且这个犯人和张小君、章保贵之间应该都是熟人。

    何友志一听,二话不说便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安排人调取看守所的监控,另一方面安排人去查看于那段时间内有无被送进看守所的犯人。

    虽然有这一手安排,但并不意味着张小君、赵山河就没有作案嫌疑。

    虽然张小君和刘文佩之间的情侣关系极可能不存在,但男女之间的事,向来都是捕风捉影,谁都没法拿出实质性证据对他们之间的情侣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更何况这两个人都已经死无对证。

    被谈话人说他们之间不存在情侣关系,章保贵却说他们之间存在情侣关系。这就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即便他们之间的确不存在情侣关系,张小君因情感纠葛杀害刘文佩的作案动机也不成立,但谁知道张小君会不会有别的什么作案动机。比如,见色起意。

    张小君肯定是没法将他叫来审讯问话了,只能通过别的办法证明他是否为凶手。比如,证明凶手是别人。

    因此,无论是出于进一步了解刘文佩相关情况的需要,还是作为犯罪嫌疑人,对赵山河进行传讯问话,都是必然之举。

    赵山河交代,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已经认识刘文佩。

    当时,随着芒果园规模不断扩大,赵山河就想招聘一名专职会计,于是就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

    刘文佩就是应聘者,没有之一。山河芒果园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