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千丝万缕(89)

    第188章千丝万缕(89) (第2/3页)

样的「意外」发生两次,如果连肇事车辆也同样都是套牌车,这可能会引起警方怀疑,所以史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了微调。

    这时的海浪跟着史际在芒果园生活了好几年,已经长大成人。

    根据史际交代,偷渡来中国之前,在越南的海浪居然曾经是个「活雷锋」,是村民们公认的「好孩子」,是同龄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一点有点儿出人意料。

    当然,海浪的「活雷锋」形象和行为仅限于「曾经」。

    从海浪的经历中不难看出来,他是一个被现实逼上绝路的老实人。老实人一旦「黑化」,似乎更加可怕。

    黎玉真抛下海浪,不知所踪后,海浪在爷爷的拉扯下,吃着村里的「百家饭」长大。

    在他10岁的时候,年迈的爷爷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一老一小吃喝拉撒的重担就压在了海浪脆弱的肩膀上。

    这个年幼的孩子硬是靠倒卖废品养活了自己和爷爷。

    别人都是低价回收各种废品,价格越低越好,再以高价卖给废品站,价格越高越好。

    他倒好,不但回收的价格比别人要高,甚至有时候甘愿做废品回收的搬运工,在回收和倒卖之间居然做到了价格一致,实现了利润为零。

    但海浪却认为,村里的很多老人腿脚不好,他压价的那点钱,也许就是他们的一顿饭钱。

    他也始终认为,自己回收废品的目的就是让爷爷和自己能填饱肚子,在每天都能达到这一目的基础上的利润都是「多出来」的。况且,他自己以前没少在村里的各家各户吃饭,所以现在就当在帮村民们「跑腿卖废品」也是理所应当。

    12岁的时候,爷爷得了糖尿病,需长期服用药物,这对于海浪来说无异于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于是,海浪拿出所有的积蓄,买了很多的药品放在家里,将爷爷托付给村长后,谢绝村民们的劝阻,毅然决然地背着一个破布袋子跑到城市里找工作。

    在求职过程中,虽然海浪谎报年龄,说自己成年了,可他那个小身板,除非招工方是个瞎子,不然没人会相信。

    正当海浪以为自己因为年龄问题,没法在城市立足时,一个建筑工地的工头兴许是被这个年龄小、但是有担当的孩子感动了,表示愿意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

    于是,海浪在建筑工地上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地拼命干活。搬砖头、拖水泥、爬十几米的脚手架,工友们都嫌弃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

    工地上的生活虽然比村里累,但他算了一下,这里一年能赚村里三年的钱。

    这让他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小小的身体里迸发出大大的能量,仿似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

    很快,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发工资的前一晚,海浪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发下来的钱可以给爷爷买多长时间的药。

    可到了第二天,海浪傻眼了。他桌上,只有半个月的工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