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大结局(12)

    第304章大结局(12) (第2/3页)

里的“受害人”。他们当然不会为警方提供什么线索,更不会去找警方要“遗体”。

    所以,唐邦国的介入和赵石让等人的失踪并未引起赵良才的怀疑。

    第二次的“交易”完成后,没过几天,唐邦国又找到赵宏伟。

    唐邦国说,人口贩卖是世界上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黑市贸易,要想真正把这一“事业”做大做强,就要有国际视野,必须和国际接轨,走“国际化”路线。

    赵家村的人口贩卖极具“规模化”“专业化”,存在走向“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国际贸易”无非就是“引进来”或者“卖出去”,唐邦国表示自己对于将人口“卖出去”没什么经验,但对于“引进来”却颇有心得。

    当今世界的人口贩卖主要集中在东欧、东南亚和拉美一带。东欧、拉美人种和我们不一样,路途远、运输成本高暂且不说,关键是如果以这些地方为货源,这些地方的人到了国内就很容易“露马脚”,而且国内对这些人种的接受度也不高,所以唐邦国仅有过从东南亚将人口“引进来”的贸易经验。

    东南亚那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很多女人都想去香港、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务工,只要在那里成立一个“劳务中介公司”,以在香港等地介绍工作为由,就能让东南亚的大批女性趋之若鹜。只要她们上了“贼船”,回头该怎么处理自然就不用多说。

    这比赵家村这种在车站、劳务市场等地,一次性只能随机拐骗一两个、两三个的效率要高得多。成批次将货源“引进来”以后,只需要在国内扩展销售市场,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国人对于东南亚人种的可接受度较高,唯一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但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重要。

    唐邦国有意和赵家村合作,在东南亚开辟“货源地”,因此想和赵良才面谈,顺便想邀请他去靠近东南亚几个国家的边境一带拜访几个“老朋友”,这几个“老朋友”是当地“蛇头”,对于将境外人口带入国内不存在什么太大困难。只要见了这几个人,就知道他唐邦国说的是真是假。

    唐邦国还说自己以前就是在东南亚别人开的“劳务中介公司”里打工,深知其中门道,也知道这一行的暴利,所以才会回国想要另起灶炉。但他人单力薄,说白了就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所以才会暂时做“二道贩子”,一边积累原始资本,一边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赵宏伟对唐邦国开口闭口的“国际化”感到很洋气,因而将这番话一字不落地转告给赵良才。

    赵良才也来了兴趣。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发财的“生意人”也基本不存在,对于这种能把“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好机遇,赵良才没理由不理不睬。

    但他并没有着急跟着唐邦国去边境“考察”,而是说等唐邦国下次到了赵家村再说。无论是谈生意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