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2/3页)

    卫大平拿着房照、土地证,来到拆迁办公室。嚯,屋里屋外全是来咨询的人。他们在听工作人员热情、耐心的解读。没有拿证件的人,听完动迁政策后马上回家取证件。

    桑梓馨五十多平的房屋,按照规定,面积增到七十六平。看到这儿,卫大平忙不迭的办了手续。当媳妇到家后,他才明白过来。临街的房子如果公家征用,要补个差价。所以,市中心的房屋和周边的房屋,售卖时的价格是否有差别?哦,卫大平终于明白了。

    由于受东北气候的影响,过了春节就开始办手续,开始动迁前的动员。四月初,清除旧房;四月中旬,随着土层的解冻,开始挖、装基础。特别是住宅楼,一一冬春迁、夏建、深秋竣工,年底喜迁新居。

    方华知道姑娘、姑爷办好了手续就要租房搬家。她急忙说:“别租房了,家里可以住。”尽管妈妈实心实意的相让,但是桑梓馨还需要弟弟的态度。

    吃饭的时候,桑梓馨在饭桌上,说到了租房儿的事。

    “大姐,家里能住下,何必外面花钱呢,搬过来住。”桑子轩非常爽快的说。而且坐在丈夫身边的慧兰,也让他们搬过来。

    有了母亲、弟弟一家人的帮助,他们在搬家之前,重新规划了桑家的屋子。把闲置的“书房”归拢出来,放一张超宽的单人床,母亲住在这儿屋。晚饭的时候,桑梓馨对儿子说, “这回住上楼房了吧?”

    “也不是你的家。”卫圩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卫大平有些挂不住面子了。

    “大外甥,不能这么说话,”桑子轩说:“你的父母在同龄人中,己经很优秀了,你还不知足?还瞧不起他们。这样下去,会走歧路的。”尽管桑子轩的话说得重了些,但是他始终不明白,他三番五次的怨怼父母,到底想要干啥儿?

    卫圩听着舅舅没好气儿的话,只是愣陌愣眼的瞅着舅舅。

    尽管卫圩一会儿这么一出,一会儿又那么一出,但是桑梓馨夫妇并没有怪他,毕竟他还是个天真无瑕孩子。

    六口之家,也算得上大家庭了。方华看着儿女们开心快乐。卫大平和慧兰把家里打理的干净利落。慧兰也下岗了,一直待在家里。然而那些拖家带口的职工,早就待不住了。慧兰见工友纷纷出去工作,她也要出去。桑子轩并且理解媳妇,也知道媳妇的难处。可是,他还是没让她出去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卫大平已经适应了家里的活儿。无论是做饭,收拾屋子,还是辅导儿子,他都算得上一把好手了。然而卫圩受外界的影响,学习一直是班里的中、下等生一一上课溜号,有时发愣、发呆。当老师提问时,他似乎才反应过来,并且一问三不知。卫大平时常接到老师的电话,班主任在电话里,少了那份耐心。有的时候,卫大平还要到学校和老师当面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