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第2/3页)

疾病很快就会找上来。如今,卫圩可以对父母说:儿子有活干了,能挣钱了,不用父母操心了。想起以前畸形的生活,他感到:悔之晚矣。路在人走,事在人为,只要他意识到了,就有转变的机会,这也是卫圩能继续走下去的心声和动力。既然有事情做了,也就意味着尊严和面子,意味着自食其力,不然他活得始终不明不白。每当他想起这些,总是懊恼不己。尽管那些不堪的言、词,让父母心灰意冷,因为他是儿子,父母还是选择了沉默。哪个父母都希望儿女们好,并且指望他们出人头地。然而,有的父母也许是受当今思潮的影响,也许是染上社会的不良元素。把子、女当成“皇帝”来养,只要孩子有要求一一摘天上的月亮,父母总会不遗余力的去做,有时候慢了点儿,同样会受到孩子的责难。假如他们真的办不到或者不给办,怎么也扛不住“小皇帝的作、骂”。儿女都是对的,都很正确,而不对的人和做错的事,往往都是父母或者是父母的父母。所以,父母只有哄着孩子,让着孩子,也可以说是无原则的惯着孩子,宠着孩子,甚至为了孩子,可以做牛做马。就连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一样。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风气、社会潮流而改变,极度的虚荣与攀比,把人推向看不见,摸不着的境地。人一旦上了这条道儿,思想、意识就开始蜕变,到后来,就连自己也开始怀疑起来了。以前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亲、母亲对孩子说:“上学不要和人吵架,既然有人骂你,也不要还嘴儿,要躲着点儿,听话,做个好孩子。”而现在的父、母却说:“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回来告诉爸、妈,爸、妈为你出这口气。”教育方式和观念的根深蒂固,不由自主的使孩子走上这条路……孩子的心在不断的染化,有着顽皮、强势与不服输的意识和态度。这样一来,他们很难找回自我,认识自我,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本就分不清,道不明了……当卫圩回想起这些时,竟然惊出一身冷汗,以前的所作所为,使他羞愧难当。既然想改好,但是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怎么做好。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悔改,有的人不知啥儿时候就明白过来,仿佛一夜之间,就明白十几年的事情,想着想着,还是太晚了。从儿童到少年、青年,是起步太晚吗?外人却不这么看,并且说是“智力缺陷”,或者是“牲口霸道”。不然,他怎么能那样呢,怎么就不干点正事儿,学点人话呢?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是卫圩还是明白过来。他要告诉父母,自己现在能挣钱了。父母听了会怎么想,怎么看?不管父母如何对待他,总之儿子逐渐在改正以前的缺陷。他一直这么想着并且做着。

    与此同时,卫圩有这么大的改变与突破,首先得感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